尤权: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2)

尤权: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2)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摘要:福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具体实践中也会有所侧重。对于福建来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过程中,您认为创新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尤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所在。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福建能否在“十三五”时期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成功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创新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福建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但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创新,是不是适应市场的需求。莆田的华峰纺织新材料,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2020年。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传统企业才能从容地应对困境、突破重围。

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科技、信息的广泛运用以及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企业创新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幅减少,成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过去我们打的,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叫车;过去我们讲“百年老店”,现在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泉州的品尚电商,在国内首创“B2B鞋服产业链电子交易+P2P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征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产业链的垂直电商平台,截至2015年底已经完成88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重构了整个鞋服产业链的交易生态。事实证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记者:福建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尤权: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环境,拿出更多像“一照一码”“电子台胞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我们还将在国企、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改革领域加快突破,切实打破制约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配置各类要素与市场资源的能力。

其次,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持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向福建集聚。这方面,我们目前有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我们依托厦门大学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共建模式,与英国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吸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加盟,这有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未来的方向是,我们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

最后,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关键结合点,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作为政府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就应该多方施策、肯下血本。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记者:影响和决定创新驱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福建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尤权: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往往联结着优质科技资源。所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福建各地普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决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切实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方面,我们将紧贴福建产业发展之需,继续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包括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服务留人,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