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开创百年中国道路(2)

马克思主义开创百年中国道路(2)

严肃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的现实挑战

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道路已经扎下深根,却并不是无忧可担的。危机时时潜伏,挑战不可回避,问题是如何分析看待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看清是什么性质的挑战,是动摇性、颠覆性的挑战,还是时代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助推性、升级版挑战。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指责和抵触现象不容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但长期以来叫嚣马克思主义不合时宜的杂音却不绝于耳,诸如过时论、外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和适应性遭到质疑。其实,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还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集大成,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和解释力、说服力。近年来还有一种错误观点,故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割裂开来,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甚至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极“左”理论,与中国的“文革”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挫折相提并论。这样无异于让马克思主义替“文革”和苏东剧变背了黑锅。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极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实事求是。而反马克思主义者无视事实、胡说八道,不能说是无知,实在是别有用心。在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上,必须搞清楚什么人真相信、什么人不相信,实际行动中是真遵循还是假遵循,甚至是另搞一套,这是关系到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澄清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象和实践主体两方面出现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必须纠正。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反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失去承接者、实践者而被束之高阁、被书斋化,就会因不接地气而失去力量。因此,需要弄清楚的是,有哪些人在认真学习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人口头上高喊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有哪些思潮在同马克思主义争夺人心、在蚕食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传播权等话语权究竟有没有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它要启蒙的对象是创造财富、创造历史的亿万普通劳动者。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大众化普及。在革命战争时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和教育动员,使得参加革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壮大了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普及同时进行,全国各族劳动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风貌为之一新。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范围大大拓展、国民文化素质整体大为提升,但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却有黯然疏远之势,问题出在哪里?这是非常值得党的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经超过8700万,党的战斗力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想信念状况。不能不看到,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党员的思想也在分化,在各种诱惑之下,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者、落伍掉队者,同时也不乏蜕化变质、变节者。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实。

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来看,作为思想理论的最直接的教育者、解释者、传播者,其立场和观点对于整个国家的价值体系确立非常重要。然而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一些知识分子沉湎于价值中立、信仰自由的思想宽松诉求,一些人深受西方“普世价值”影响,已经远离马克思主义,一些人则随意阐释马克思主义,甚至肆意歪曲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以及改革开放。这不能不说是知识分子的悲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面对的难题和挑战。

第三,马克思主义可能遭遇历史条件和现实利益雾霾的遮蔽。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逻辑展开,对资本主义弊端的犀利批判和针砭在当今时代极具穿透力。但它与实践的结合也会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雾障。可以看到,自20世纪殖民体系瓦解之后,经济竞争凸显,资本化、市场化趋势下金钱至上的资本拜物教影响深刻,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展露得更加充分,很多国家的改革为眼前利益所遮蔽,呈现出去价值观化的色彩。尤其严峻的是,在西方国家策划操纵下,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了所谓“颜色革命”,让来之不易的主权轻易变了色。这些都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构成了不利的外部环境。

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方面的考验战无时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关门搞,只能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参与竞争、接受挑战、寻求发展、壮大自己。在与包围自己的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被同化、被吃掉的危险时刻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党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与世界接轨问题上必须搞清楚哪些能够接、哪些不能接;另一方面,要切记不能盲目崇拜别人而妄自菲薄,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而信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以至于将改革开放成绩归功于新自由主义,将问题归咎于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是十分值得警惕和警醒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成就了百年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的许多大是大非问题的解决,包括当今世界能否走出发展困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都须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只有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实践,中国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确保既不会走向“老路”,也不会走向“邪路”。

(执笔: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泳鑫)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