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实力在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和国力消长中的战略地位。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明确提出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这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已进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两大战略机遇期叠加交会,形成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发展动力转换的战略支点。
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依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这一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关键问题所在。
把握赛场转换和游戏规则的主动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我们要想不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一项核心战略推动实施。
加快形成我国发展新动源。习近平同志对我国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中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战略研判,把握这一新机遇,必须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把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源。
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攻坚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
习近平同志对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行了辩证系统论述,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谋划科技体制改革这篇大文章,为新时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是一车两轮。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两个轮子,科技创新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清除阻碍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解决我国创新资源存在的碎片化和孤岛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描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和目标。
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同志对企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强调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这一重要论述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为尽快弥补我国创新的短板、增强系统活力指明了方向。
解决“两张皮”,传好接力棒。针对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这一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痼疾,习近平同志清晰地指出,其重要症结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他强调要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以改革点燃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