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眼中的两会“热词”(2)

五位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眼中的两会“热词”(2)

为“十三五”时期发展谋划良好开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顾学明:

用经贸合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2016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强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经贸合作更需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经贸合作要主动对接沿线国家的合作需求。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火车头,应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大国的优势,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主动对接诸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计划、欧洲的“容克计划”、蒙古的“草原之路”倡议等发展需求,优进优出,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用中国大型成套设备、技术、服务和标准助推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经贸合作要加强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有效互动。综合运用“两优贷款”及援外投入,实现“三外”并举,在扩大产品进出口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水平的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核电发电等行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用中国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结缘世界。

经贸合作要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和渠道。灵活运用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园区载体深化互利共赢,支持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更好地借助上海合作组织、G20、APEC、金砖峰会等平台推动务实合作,深化与亚行、世行、亚信、伊斯坦布尔进程等的合作,激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经贸合作要实现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努力消除经贸合作中的现实障碍和体制藩篱,提升“一带一路”全线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建立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双边经贸联(混)委会等现有机制,全方位推进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陈东琪:

找准自身节奏,稳定经济运行

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增长放在了突出位置。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弱增长态势,我国发展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在国内,在转型升级的“三去、一降、一补”中,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有充足信心,找准自身节奏,实现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5﹪~7﹪的增长目标。

我国需求有潜力。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购买能力不断提升。照此,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将快于人均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又将快于GDP增长速度,这将产生巨大的消费潜力。此外,我国消费结构正在转型升级,消费链条不断加长,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开支规模较大,旅游消费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正在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无论是从消费的结构、品质还是居民可购买的程度来看,我国消费都蕴蓄着巨大潜力。

我国供给有动力。我国现在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期,生产要从依赖资源消耗转向靠知识、靠技术、靠信息,这就迫切要求依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

我国改革有活力。改革需要创新驱动。3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再走原来刺激需求的老路,要通过改革的方法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我国调控有能力。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创新思维理念、方式方法,按照新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在前三个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财政、货币等政策还有空间,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就利率来讲,我国的存、贷款利率保持常规状况,银行等大金融机构风险可控。此外,地方政府积极性高,这些因素都为宏观调控稳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也就越大。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5﹪~7﹪的增长目标符合预期,不能用某个国家、小经济体量的现代化水平来类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积极主动转型升级,为守住6.5%这一底线,找准自身节奏,稳定经济运行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