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一)牵住“两个责任”“牛鼻子”不放松,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一是层层推进,确保主体责任落地。将领导班子9项责任、书记4项责任、班子成员4项责任逐一落实到岗到人到时间节点,探索创新建立主体责任落实“问题导向会诊制、明晰责任背书制、推动落实台账制、量化评估考核制、严格问责双查制、述责述廉评价制”六项制度及“五个三”工作机制,有效构建责任体系完整链条,层层分解传导压力,环环相扣形成合力,实现了集体领导不放手,班子成员齐上手,一把手抓一把手,各级各层有抓手的主体责任推进格局,使主体责任铭于心、践于行、厉于治,极大地增强了主体、主责、主动的意识。区委常委会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推进会,今年区委政府共发放重点工作提示函23份、群众意见反馈函42份、问题整改督办函40份,平阳书记亲自签发重要问题督办函10份,确保主体责任坚实落地。二是聚焦主业,逗硬落实监督责任。水宁寺镇党委书记杨某、镇长欧某等14名各级党政领导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受到诫勉谈话和纪律处分,2名纪委书记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被召回问责,一名办事处纪委书记受到撤职处分,全区8个区级部门和6个乡镇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通报批评。逗硬“一案双查”,起到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二)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不手软,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是强化督查刚性执纪。开展了“惊雷行动”“利剑行动”专项督查,发现违规公务接待、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乱发钱物等“四风”问题86起,坚持“严查、快纠、反馈、跟进、立制”五步曲工作法,巩固作风建设成果,防止“四风”反弹。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督办函17份,给予党政纪处分16人,诫勉谈话18人,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2人,并对15个单位23人进行了点名道姓通报。开展“三二二二”专项整治,取消13790户28515人的城乡低保资格,清理出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滞留粮食直补20.21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31.88万元,收集问题线索56件。为全区党员干部划实法纪红线,有力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二是聚焦中心护航发展。紧扣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项目,强力推动软环境建设。立案查处了清江镇海生社区部分党员无理取闹,严重影响重点项目推进的案件。用不到48小时彻底查清了涉案人曾某等人采用威胁、恐吓、断电、阻工等方式敲诈多个项目业主480余万元的案件,并将相关涉案人员全部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对回风北路二段安置还房建设、巴城江南二环路和后河桥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并受理破坏软环境投诉13件,立案调查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行政撤职1人;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对行政审批不规范、体外循环,慢作为、不作为查处12件16人,问责12人,其中政纪处分4人;持续整治吃“空饷”行为,先后两次开展“五类”人员专项清理,辞(解)聘长期离岗工作人员37人;严肃查处清江镇、鼎山镇水污染,驷马安全事故案件,问责3人,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确保政令畅通,使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零容忍,反腐肃贪不松手,“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是重研判,惩贪治腐严问责。着眼大局,顺应大势,紧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不懈怠,实现民生监督全覆盖,全区抽调财政、审计等专业人员140余名,组建26个工作组赴乡进村入户,对惠农惠民资金使用全程监督核查,共发现问题68个,涉及违规违法金额744.41万元,通报曝光13起民生领域典型案件。严肃查处了鼎山明月村、梁永石船村、寺岭狮子寨村等群众身边腐败的村干部10件15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办林业系统公款吃喝、金碑乡人大副主席违规操办宴席等顶风违纪案件4件7人;严肃查处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集中,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案件20件33人。1-12月,立案10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3人,行政撤职17人,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10人,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保持了惩贪治腐的强劲势头,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上升。二是重教育,抓早抓小不懈怠。坚持惩处与保护相结合,广泛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多种方式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人或事,及时扯扯袖子、咬咬耳朵,防止党员干部由违纪滑向违法、小错酿成大错。今年,对徘徊在问题边缘的党政干部21人进行警示约谈、诫勉谈话,被约谈人主动向廉政账户上缴违纪款160.348万元。同时,大力营造宽松、干净的干事创业环境,把监督与信任、激励党员干部结合起来,处理与教育、挽救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为98名受到诬告、错告的党政干部及时澄清是非,恢复名誉,让其放下包袱,大胆工作;注重办案成果转化,积极实施主动预防策略,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座谈会,实现了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以案释纪,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综合效应。
(四)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积极构建大宣教格局。
一是强化宣教,培育廉文化。我们注重宣教的针对性、实效性,按需施教、因岗施教、分类施教,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贴近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注重廉洁文化的渗透、融入、浸润作用,大力开展廉洁文化“八进”活动。通过电视、门户网站等媒体开设《廉政时空》《廉洁xxxx》《十分关注—聚焦党风廉政建设》等专栏,发布廉政信息320余条,中央和省、市采用稿件35件;固定时间在巴人广场举行廉政文艺演出、警示教育图片展、廉政电影展映等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累计20余万干部群众现场观看,100万观众收看电视转播,强劲传播廉政文化;利用节假日发送廉政短信80余万条;充分发挥法纪教育基地警示作用,先后组织2批次15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到王坪烈士陵园参观,组织25批次5000余名党员干部及其配偶到市法纪教育基地参观;对全区的林业、计卫、财政、村居干部分类进行了法纪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所应为、知所必为、知所不为,实现念廉经,筑牢防腐墙;敲廉钟,拉紧倡廉弦;吹廉风,助推廉政帆。我区的党风廉政宣教工作得到省、市纪委的高度肯定。
二是借力科技,用好“千里眼”。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性化廉政风险防控模式,激活四大监察监督平台, 充分发挥科技预腐作用,利用“互联网+”创新建立正风肃纪“随手拍”移动终端监督平台、“家家晓”信息公开监督平台和纪检监察干部“电子名片”,实现监督举报零距离、零成本,让“四风”和腐败问题无处藏身,闻“拍”丧胆。今年以来,全区15个乡镇已建立了“家家晓”信息公开监督平台,查询人数超过5万多人次,15个单位部门30名纪检监察干部建立了“电子名片”,“两台一片”共受理举报问题50余件,立案查处2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9人,反映举报问题47件,移交问题线索10件。
(五)坚守“忠诚干净担当”品质不含糊,强化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创新机制,盘活资源提质效。科学调整内设机构,重新修订科室职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室效率;强化对乡镇纪委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厘清派驻机构职责, 用好、用活六权, 实现“有为监督”。大力推行纪检监察机关、区级部门派出机构、乡镇纪委、村居纪检小组四级联动模式,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使用、统一考核,最大限度地发挥驻“点”的优势和监督执纪的权威。强化法治思维,注重依纪依规依法办案,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办案。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基本实现多种资源共享、多种力量共聚、多种手段共用、重大疑难共商、攻坚克难共破的查办案件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锤炼队伍,坚决杜绝“灯下黑”。开展以职业理想、职业作风、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为载体的“四职教育”,深入推进“创铸树”活动,着力培养“低调、务实、严谨、高效”的机关作风;坚持“一周一学、一旬一讲、一月一考”,稳步提升综合技能;坚持以常规工作规范化、重点工作精品化、创新工作特色化、特色工作品牌化、目标考核实效化、机关管理有序化的“六化”管理理念,提升工作质效;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把自身过硬作为“金字招牌”来培养,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职业品质来砥砺,严格遵守“七个不准”和“三个坚决清除”,严明纪律,以更高标准约束纪检监察干部。对焦聚光灯,点亮无影灯,拉响警示灯,形成“多灯互照”的聚焦效应,坚决防止“灯下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