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必然选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带来更为激烈的科技竞争,只有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顺利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
当前中国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以要素驱动为主,然而现在,新形势的挑战日益严峻: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都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中国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任务,习近平指出,“一方面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
创新是系统工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具有世界眼光,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设计应走的路径,将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上,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创新的激励和创新成果的应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要注意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做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人才优先发展、拓展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其他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谈军队建设问题时,也强调了创新。他指出,“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攻克制约我军建设和改革的突出矛盾,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坚破难。”另外,在文化建设、人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作用,这正是创新驱动发展更为全面的意义。(记者 李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