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详解非法经营疫苗案三大焦点

三部委详解非法经营疫苗案三大焦点

非法经营疫苗 一支也不能容忍

3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情况,并就案件侦办、发生原因、改进管理、涉案疫苗风险等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案件侦办有何进展?

各地刑事立案69起,抓获涉案人员130名;现场查扣的2万余支疫苗均已封存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介绍,山东庞红卫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的涉及范围大、性质恶劣的重大非法经营药品案件,鉴于案情重大复杂,公安部对该案进行挂牌督办。前期调查取证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犯罪嫌疑人已经移送起诉。

华敬锋说,截至目前,已对该案涉及的上下线逐一进行了甄别查证,各地已刑事立案69起,抓获涉案人员130名。此案中,庞红卫购入疫苗共计2.6亿元,销售金额3.1亿元,违法所得近5000万元,并非案值5.7亿元的疫苗流入市场。从目前公安机关查证的情况看,涉案疫苗并非由“黑工厂”生产销售,而是由正规药厂合法生产的正规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济南公安机关现场查扣的2万余支疫苗均已封存。

问题为何发生?

一些疫苗接种机构与疫苗贩子和经营企业勾结倒卖库存二类疫苗;监管不落实未及时发现;将改进二类疫苗管理

就二类疫苗管理现状,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于竞进介绍,根据国家规定,二类疫苗供应实行市场化。生产企业可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供应二类疫苗,而批发企业可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供应,不同企业间也可互相供应,县级疾控机构也可向接种点供应。我国目前有疾控机构3000多家,接种单位20多万家。疫苗生产、流通企业直接向接种点供应疫苗,点多面广,同时各地发展不平衡,监管难度较大。不排除存在疾控机构从非法途径购买疫苗的可能,不排除个别机构和个人为谋取私利违法违规的情况。

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说,根据流向数据分析,梳理出部分存在重大流失嫌疑的疫苗经营企业,各地已查实上线41人、下线46人,违法经营药品的企业29家,涉嫌购进非法疫苗的接种机构16家。

李国庆说,下一步各地将加大工作力度,核实查清疫苗流向等情况,对尚未到案的加紧排查。对非法经营疫苗,哪怕只有一支也不能容忍。

李国庆介绍,该案问题主要发生在疫苗流通和接种环节,目前还未发现疫苗生产企业直接涉案。随着案件调查逐步发现,一些疫苗接种机构与疫苗贩子和经营企业长期勾结,容易在最终消费环节出现库存积压甚至过期的二类疫苗,在临近有效期结束时低价甩卖给违法分子,违法分子再通过借用经营企业资质、虚构购销流向的方式,销售到有需求的地区和单位,特别是管理薄弱的农村偏远地区诊所或接种点。

李国庆坦承,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责任不落实,导致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发现。此外,一些违法企业虚构购销流向,要查实某一个企业的违法犯罪事实需要延伸检查上下游多家企业,有的还涉及跨区域配合问题,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于竞进介绍,目前正研究推进加强二类疫苗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改进第二类疫苗监督管理,特别是要求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今后在使用二类疫苗的时候,都要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坚持公开透明、阳光采购。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完善疫苗流通管理和采购机制。加强对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二类疫苗购进使用管理的监督,包括日常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督察等方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