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腿”村医李菊洪:有爱的人生就完美

“无腿”村医李菊洪:有爱的人生就完美

摘要:李菊洪已经在清平镇瓦店村做了15年村医。15年来,她和家人始终恪守着三条“家规”:无论谁来看病,都要笑脸相迎、耐心周到;到了吃饭时间,一定要留前来就诊的老人和孩子吃饭;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免费或者只按成本收费。“这是最适合我的职业,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李菊洪说。

3月23日,一场大雨让重庆市合川区华蓥山麓的瓦店村变得冷飕飕的。李菊洪像每天一样,早早就穿上洗得雪白的大褂坐到接诊台前。“天气好的时候,主要是中老年人。雨天和周末,年轻人就会多一些。”李菊洪声音柔和舒缓,嘴角和眉眼都挂着圆弧一样的笑纹。她的母亲帮着招呼前来就诊的乡亲,与李菊洪不同,老人家有着热情的嗓门,让这个近百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菊洪已经在清平镇瓦店村做了15年村医。15年来,她和家人始终恪守着三条“家规”:无论谁来看病,都要笑脸相迎、耐心周到;到了吃饭时间,一定要留前来就诊的老人和孩子吃饭;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免费或者只按成本收费。“这是最适合我的职业,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李菊洪说。

也许是下大雨的缘故,3月23日早上从高速路口到瓦店村20多分钟的山路上,发生了五六起车祸。4岁那年从幼儿园回家时,李菊洪就是在这条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卷入车底,不得不高位截肢,腿部仅保留住了不到3厘米。

父亲示范着教李菊洪学习用手抓着小板凳“走路”。李菊洪不断地摔跟头,鼻青脸肿,哭得不行。父母也跟着哭,哭完了抹抹泪,把女儿扶起来接着练。8岁那年李菊洪再次学会了“走路”,终于能娴熟地撑着小板凳自己走到学校了。

小学、中学的老师和同学,背着李菊洪上洗手间,中午帮着她热自带的饭菜,放学时总有人主动送她回家。每次春游秋游,老师和同学都会抢着背她。18岁那年,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医学专业,这是最适合她的专业。“我经历过生死,也感受了关爱,更能体会和理解一个患者的需要。”李菊洪说,“我想回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3月23日上午10点左右,村民李中发骑摩托车来给感冒的妻子拿药。李菊洪拨通他妻子的电话,详细询问了病情后才开药。最近的镇卫生院离瓦店村约18公里,李菊洪是全村唯一的村医。村里有127个建档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30个患者必须定期去家里走访,其余的人每月都要电话随访;全村50多个儿童的预防接种和每一位准妈妈的产前检查,还有村里9个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李菊洪每个月都要电话随访一次,每个季度要去家里走访一到两次。她办了一个每月400分钟的电话套餐,每月都不够用。3月份是瓦店村老人享受免费体检的时间,李菊洪每天要带30多名老年人去中心医院,最近这几个月每月还有10多天要去建档患者家随访。距离远的要走一个多钟头,而且还有三四公里陡峭的山路。丈夫不放心,常常在下午赶回家背着她一起去随访。

80岁的李永军老人,老两口都有糖尿病,妻子又是盲人,看病就医很不方便。李菊洪隔三岔五就去老人家随访,平时路过也要顺便去老两口那儿落落脚,和老人聊聊天,给老人解解闷,“就像平时走走亲戚”。瓦店村3社的李永芬和老伴经常生病,李菊洪几乎每个星期都让丈夫背着去给老人检查身体。老两口经济困难,李菊洪从来不主动提医药费的事。李永芬说:“李妹子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怕是自己的亲女儿也做不到啊!”

15年里,李菊洪靠着小板凳和丈夫的脊背,一遍又一遍走访瓦店村和附近村庄的700多户村民。她手中的小板凳,平均不满一年就要“走”坏一对,15年来已经换了24对。70多岁的张明生在瓦店村做过30多年村支书,3月23日他来村卫生室就诊,李菊洪仔细检查后开了3天的药,医药费一共9元钱。“李医生在瓦店村15年,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我们哪里不舒服了都愿意来找她。”张明生说。

15年前,瓦店村卫生室是一个阴冷潮湿的老房子,如今已经有了标准化分区。李菊洪说,现在村医的行医条件越来越好了,国家的农村医疗政策也越来越好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掌握更多的医疗技能,让乡亲们真正享受到好政策带来的好的医疗服务。

3月是瓦店村的春耕时节,忙碌的乡亲们往往会在早晚抽空来就诊,李菊洪经常是天还没亮就到了卫生室,一直忙到晚上10点以后,有时还会守到凌晨两三点。下午天气好的时候,她还要赶紧抽空走访几名建档患者。李菊洪忙得很高兴,她说:“大家都很忙,我累一点,他们就方便一点。”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