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送你一只皮鞋,等我选上后,再把另一只送给你”“给跳广场舞的大妈每人置办一身新衣服,让大家都投我一票”。目前,各地进入“两委”换届选举时期,针对五花八门、改头换面、更新换代的基层贿选,昆明市委组织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了基层选举中不可触碰的“9种情形”,以加大对贿选的查处打击力度,严肃选风选纪。
毋庸置疑,基层“两委”是最靠近老百姓的党组织,是国家大政方针落实的最后一站,可以说,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至关重要。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村两委换届各种矛盾都出来了,五花八门的拉票行为不胜枚举,矛盾纠纷不断,信访问题突出,不难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在挣这个村委会里面的几顶“帽子”。那么,如何处理好村两委换届时期的各种矛盾呢?笔者认为,需要求本溯源,对症下药。
村两委选举如今的热闹场面可不是自古有之,听长辈们说,以前村两委是没有人想去当的。每年换届的时期,村里有威望的人都会再三推辞,最后组织还派人到家里做工作,和如今的热闹场面可是不能比。不言而喻,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抛开表层看实质,这是利益的驱逐。纵观有关反腐的贴吧里对村干部的骂声一片,前段时间传出的村干部在饭桌上的不雅视频可谓是“风靡一时”,对此类事件我们见怪不怪了,村干部的素质确实值得堪忧。其实不难想到,村里争这个村主任村书记,不是争这两个帽子,而是争这顶帽子之后带来的经济利益。
以前的村委领导的义务为大家服务,而现如今的村委领导总能谁当一届富一届。
我在基层也干过,参与组织了一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记得当时就出现了诸多问题,有的村有人实名举报在选举过程中拉票、溜须怕马、违规操作;有的村村书记就是选不出,两个候选人各得一半票数,多次选举也没有结果;还有的在选举后前后两届村主任各派人打架斗殴,互相举报。这种列子举不胜举,其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不容小觑。在笔者看来,昆明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基层选举中不可触碰的“9种情形”,为“两委”换届提供价值指引,进一步规范了“两委”换届,其初衷值得肯定与点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乡村里信息闭塞、思维固化、机会匮乏,不论选举也好选低保也好,为芝麻小利弄得鸡飞狗跳的也不少。精准扶贫以来我们能看到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守着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他们缺少积极的氛围,缺少的是统一规划部署的产业,缺乏的是致富发家的法子。不知道第一书记的派驻除了找出了真正贫困人员外是否能带去新鲜思维,乡村需要大批大批的年轻人带去新的气息与活力,把一滩静静的湖水变成滔滔江河。由此可见“扶贫”就是治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一剂良药。
当然,选举后对村干部的管理制度有待加强,村干部作为基础组织管理者和村民双重身份,在以往的管理中缺少较重的惩治力度,导致村干部贪污受贿、作风恶劣的行为屡见不鲜。在反腐高压的事态中,应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承包乡村道路建设等国家公共建设方面,加强监管。打碎那些想通过村干部的角色中饱私囊的幻想,同时也正正乡村风气。由此可知“反腐”是根除村两委换届选举“疑难杂症”的良方。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我们相信,在不断细化制度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两委”换届一定会更加规范,“五花八门”的贿选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