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享经济高速起步

我国分享经济高速起步

——“分享经济”这个概念今年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种倡导“使用但不购买”的新经济形态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正在让我和陌生人建立从来没有的关系。”杭州某公司白领牛星这样告诉记者。如今,每天早上上班,她已经习惯于乘坐顺风车,“打车要40多元,而顺风车只要20多元”。去年4月,她去成都参加婚礼,新娘子在短租网站上为朋友们租了一套跃层小别墅,“4室一厅住我们7个人,一天才300多元”。

牛星的生活方式变化,正是“分享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写照。今年“分享经济”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而在全球领域,“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分享经济也在“小步快跑”。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分享经济在全球的市场交易规模约为8100亿美元,从2014年至2015年,流入分享经济的风险资金规模增长了5倍多。在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中,拼车出行的优步估值已达到1000亿美元,专注于个人房屋出租共享的Airbnb估值300亿美元,它们都是“分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代表。

“分享经济”到底分享了什么,为何能取得“一日千里”的发展?“分享经济”又将为个人消费和产业转型带来怎样的改变?

分享经济分享了啥

著名分享经济研究者、《零边际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坦言:“分享经济带来了一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资源革命,它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全新组织方式,将会超越传统的市场模式。”

所谓分享经济,是指个人、组织或者企业,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其本质是以租代买,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怡介绍说,分享经济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出现,但实质性的增长则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比如Airbnb成立于2008年,Uber成立于2009年。利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分享经济借助创新平台,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的供需匹配,已达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助推分享经济飞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引擎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

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分享经济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租赁经济模式,即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实现个体之间直接的闲置资源使用权的交易。”而滴滴快的CEO程维更坦言:“没有互联网平台,分享经济没有条件发展。拿拼车来说,在移动互联网产生前,拼车的交易成本非常高,也没有可行的平台和组织方案。”

从全球来看,美国是分享经济热潮发展的源头,也是分享经济发展最充分国家,其经济体量、风险资本密集度和独角兽公司的数量都处于领先位置。2015年,美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估测约为51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3%,2010年美国只有不到20家机构投资于分享经济,而截至2015年4月底,已增至198个,在全球18家分享经济的独角兽企业中,有12家是美国公司。

在我国,分享经济正在高速起步。在孙怡看来,分享经济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在于,人们可借助“共享经济”模式,盘活闲置的存量资产,通过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社会总供给同时降低物价总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发展。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