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3)

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3)

摘要: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确定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设定了27项可量化、可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4个“红线约束”指标、6个“绿色宜居”指标、8个“民生福祉”指标、9个“提质增效”指标。与“十二五”规划相比,上述27个指标中有15个新设指标。

3.问:十三五时期,北京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答:北京自2013年开始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近三年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我们要有更清醒的认识。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治理环境污染,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第一个方面是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十三五”时期,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实施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车用燃油标准;淘汰国Ⅱ以下标准老旧机动车;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在环卫、出租、郊区客运、市内旅游、邮政、物流配送等行业,加快更新使用新能源车。第二个方面是基本实现能源清洁转型。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00万吨以内。城六区全境、远郊各区新城建成区的80%区域和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建成禁燃区,实现无煤化。着力加快推进农村采暖用能清洁化,平原地区所有村庄实现无煤化。第三个方面是更严格地管控生产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实行收费。适时修订淘汰类产业、生产工艺和设备指导目录,及时更新修订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开展餐饮油烟等低矮面源污染专项治理。第四个方面是更严格地治理扬尘。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扬尘监控系统。

国家《“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25%,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指标还有待国家有关部门下达。我们将通过综合施策,全力确保达到国家要求。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