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号角引领新征程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中认为,“中国梦”不屈从于“普世价值”,其实质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然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来确定。外界对中国的信心直接来源于“十三五”规划。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学者霍斯特·勒歇尔称赞道,“十三五”规划“是向前迈出的勇敢步伐,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报告也认为,“十三五”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越来越有信心,尽管接下来的五年,中国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中共高层已有了应对挑战的准备与决心。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认为,“十三五”规划表明,中国政府领导层已下定决心基于“新常态”(即基于国内消费、服务与战略创新而非基于出口与国家主导的投资)来发展经济。美国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编写的《“十三五”规划出台前的中国:竞争与市场改革》认为,在中国政府支持下,“十三五”规划将使中国制造重点转向节能环保、“互联网+”、战略性工业和服务业,并推动清洁能源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美国国际事务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曼迪斯在《和平的战争》一书中列出了他看好中国梦实现前景的几点原因:一是对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抱有信心;二是中国梦具有良好的实现基础;三是儒家思想的深厚历史积淀使得中国梦具有“美国梦”所没有的文化传统优势。英国最大的广告和传媒集团WWP公司开展的国际调查显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吸引力却首次超过了“美国梦”。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2015年10月公布的中、美、日、韩四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十年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是否会提升”这一问题,52%的美国受访者、60%的日本受访者、80%的韩国受访者以及83%的中国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答案。
外界如此看好中国,反映的是他们加强对华合作与借重的强烈意愿。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本届领导人对新方式更加开放和自信,这可能会是医治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良药。埃及埃中友好协会副主席瓦利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发展理念是世界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中国愿意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也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欧盟安全问题研究所发布报告预测,中国将努力推动建立更多非正式、更为灵活的合作机制,并最终实现全球治理的重塑。
刚刚过去的三年多时间,已经吹响了历史新起点上的集结号。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每一项重大举措,不仅将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而且将与整个国际社会风雨同舟、命运共担,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