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十三五”职业教育创新从哪儿破题

张健:“十三五”职业教育创新从哪儿破题

创新驱动是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作为一个指标大项,更是首次被写入了规划纲要之中。面对这一要求,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实现创新驱动,可持续健康发展呢?

抓原创,力求理论引领创新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理论引领一直是一个伤痛所在。“半壁江山”的体量和规模,众多的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不出属于职业教育自己的本真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思路,创建职业教育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话语体系,而只能依附普通教育学理论,从那里找理论、找方法,做些改头换面的处理,用来指导职业教育的实践。显然这种经过“整容”的伪理论、假理论,根本不可能引领职业教育走向成功。

“十三五”期间,这样的错位引领再也不能让它持续下去了。职业教育应该耕耘自己的研究领域,创立迥别于普通教育学的、属于职业教育的原创理论,才能开创职业教育研究的新局面。其中跨界与整合理论就是职业教育的本真理论、原创理论。

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的跨界理论,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准确界定,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他指出:跨界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制度层面,‘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打破了封闭的企业与学校各自运作的‘围城’。在人才培养层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跨越了分割的工作与学习各自孤立的‘界限’。在社会功能层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指向跨越了传统的职业与教育各自定位的‘疆域’。”

笔者提出的整合理论,亦是对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和方法论的哲学把握,专著《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历史演进,从实践视角总结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整体经验。

破难点,重视实践突破创新

“十三五”的五年时间,是职业教育站在新起点、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段。职业教育面临着许多有待突破的实践难题。

如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创新”问题,“探索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问题,“以学分转换和学力补充为核心的职普互通机制”问题,“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建构”问题,还有“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和助推经济发展的问题,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驱创新的问题等。

除了这些新问题外,还有一些长期困扰我们、推进不力的老问题。如校企合作长期存在的没高度(理论不高,“矮”)、没长度(长效难求,“短”)、没广度(宽度不够,“窄”)、没深度(延伸不济,“浅”)、没效度(效果不佳,“穷”)的“五度”问题。职业教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在解决这些新旧惑点、重点、难点、盲点问题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以实现实践突破创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