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既要发挥“能官”也要重视“能民”

‍‍能上能下既要发挥“能官”也要重视“能民”

能上能下,是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还是从事基层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能上能下最早是出自于邓小平《执政党的干部问题》中,“我提出干部能上能下,是不是可以试验一下,先从基层做起。”如今,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关于“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和细则,旨在进一步完善管理干部队伍的制度体系和要求。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决定了一个队伍核心基础的建设,也影响着一个队伍整体政治素养和作风表现的塑造。我们既要选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也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这是风向,是标准,更是铁律。

干部能上能下好比能官能民。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官和能民之间的天平如何来调适?如今的一些领导干部在能官方面是大有作为,为官之道可谓自有一套经验理论和实践总结。然而在能民方面却暴露出一些问题。2008年至2012年,中组部曾连续五年委托国家统计局独立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老实人吃亏,一把手权力过大”等。领导干部下不来、不愿意下是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病因。一些干部因过分贪图官位带来的地位和利益,一直退而不休,美名其曰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实则是恋钱恋权;个别领导干部违纪暂时别调离岗位,然而待遇仍未发生改变,只待事情风平浪静之后,再悄无声息回到之前的职位,继续一路“扶摇直上”。

241

病因的症结就在于“下”的渠道少,更新换代的速率慢,让原本上下畅通的“双向道”变成日益堵塞的“单行道”,在干部队伍中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的存在,打击有理想、有抱负的基层干部。长期以来,官员的“下”在不少干部心中认为是“只有犯错误”才会下,这种惯性思维导致许多干部不愿“下”,不能“下”。思想观念的打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一方面在干部队伍中广泛宣传,让干部群众熟悉了解干部能上能下的有关情况,为干部能上能下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消除人们对“上”与“下”的误解和偏见。另一方面引导干部突破“不到年龄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了”的传统思维,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便是错”的为政观念。

其实为官不论你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在群众眼里,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你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每天能为群众办一件事,多为一个群众解决困难,都是干部的进步。而那些心理没有群众,每天只关心自己能谋多少利,想必“上”的再快,也终有一天会摔得更惨。

干部能上能下也反映出用人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实事上,党的十八以来,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上面,党中央的步伐从未停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时隔一年,2014年底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再次提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建设,并要求大力推进。

能上能下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难题,更是一项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复杂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社会发展全局,影响深远,既不能畏难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创新方法、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成为一种新常态。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