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科技进步走出危机阴影(2)

靠科技进步走出危机阴影(2)

——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顺应转型

王海成

技术进步通常是技能偏向性的,即相比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受益更多。技术进步一方面对就业岗位产生“创造效应”,即新产生一批管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则会对就业岗位产生“替代效应”,一些程序化、较少需要创新力的就业岗位,由于很容易被技术拆解为具体的机器动作而被替代。剑桥大学教授大卫·奥托尔研究发现,美国和东欧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自动化,导致对中产阶级劳动者的需求下降。

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年龄人口随着年龄的提高,受教育程度降低,在20岁年龄组,中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比美国低3.6年,而在60岁年龄组比美国低7.6年,这样的人力资本水平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并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而显得愈发突出。

按照有关专家估算,在我国如果劳动者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转向资本密集型就业,要求其受教育水平提高1.3年;转向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就业,要求其受教育水平提高4.2年;即使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也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0.5年。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受教育水平低的劳动者将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群体。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具有与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能力和高端就业技能的劳动者,是顺应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失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努力的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当下,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而应予以限制的政策建议值得警惕。日本上世纪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日本的高等教育伴随其经济赶超发达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招致社会批评,政府为顾及民意,故意放慢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结果导致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高等教育被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远远抛在后面,在上世纪90年代人口红利消失后,由于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国家创新能力不足,进而使得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日本陷入“失去的20年”与创新不足有很大关系。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从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来看,他们都将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德国、瑞士等国适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70%—80%,其他欧美国家也在60%以上,而中国在2015年也只达到40%。我国应当从中长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出发,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一是要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制度等,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二是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三是要构建就业前后教育链。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和条件,保障人们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保障劳动者适应岗位的变动和技术能级提升的速度。

(作者单位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