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科技进步走出危机阴影(3)

靠科技进步走出危机阴影(3)

——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推动就业途径多元化发展

邓 洲 黄娅娜

伴随着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就业人群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低收入、低技能岗位向高收入、高技能岗位转移,以及就业途径的多元化,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普遍经历的过程。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推动了就业结构的升级。近年来制造业中的高科技产业,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提高,带动了劳动者薪酬水平的整体提高。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已经凸显,因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一现象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美日欧,金融危机之后大力发展新兴实体经济也面临明显的“技能缺口”,通过对劳动力的再培训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作的技能需要,是很多发达国家缓解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科技创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生产关系,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专业化和垂直解体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国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美国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约60%,且近年来有2/3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欧盟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近70%;日本中小企业也吸纳了70%以上的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则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发展对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被认为是各国政府支持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培养核心能力,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是中小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也是进一步释放吸纳就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科技创新促进了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对就业者提出更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 也为更加灵活的就业形式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创造了物质条件,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自营就业等,正在成为各个国家新增就业的重要形式。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也是非正式就业发展迅速的时期。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欧盟新增就业中有约1/5是非正式就业,西班牙非正式就业人数占到了30%,荷兰的非全日制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一度超过40%,英国新增就业的约1/3都是临时就业,美国作为全球信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远程就业人数的年增速一度超过50%,在世纪之交就已经超过1500万。2000年以后,我国电子商务逐渐成熟,开辟了巨大的就业渠道,仅淘宝电商就直接带动超过300万人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每年有近2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己创业,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生物科技等科技创新催生的行业是其最热衷的创业领域。

科技创新还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就业不足的重要手段。老龄化社会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一些欧洲国家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多年,就业人口不足造成经济下滑;源源不断的移民是美国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但即便如此,美联储也指出老龄化已成为与高失业率同等重要的问题。在老龄化社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改善老龄人口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能够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劳动者,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在就业人口比重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发展和增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