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分享经济释放社会发展新动力(2)

姚鸿:分享经济释放社会发展新动力(2)

分享经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重新进行合约安排,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使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为社会需求者共同占有,以按需分配为基础,以共同生产为纽带。这是一种新的所有权占有形式,在这种分享经济的形态下,每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意愿与能力进行选择与才能发挥,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是分享网络上的节点,其主体地位平等并自由参与网络生活,通过闲置资源贡献与按需重新配置,极大丰富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的生产与供给,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的需求满足与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生活和谐共进,最终使得全体共享网络上的人员都成为全新个体。

分享经济作为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将以信息公平促进中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以信息共享促进中国社会的自由与开放,以高频与速度促进中国社会运行的效率提升,以永无止境的创新促进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分享经济将从四大新视角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是跨界创新。分享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行业间的跨界,代表产业形态的变革与开放特征。以跨界融合夯实创新的基础,改变传统资源型驱动增长形式为集约型创新驱动的生产方式,提高物质商品的生产能力。

二是结构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地缘政治与文化结构在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移动共享技术等冲击下,会面临颠覆式的革新与重塑,进一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治议事规则与国家治理机制也较过往有很大不同。

三是尊重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以民为本,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分享经济最强大的力量之源便是对于人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民的敬畏以及对于人民创造性发挥的重视,这将极大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

四是开放与连接。分享经济促进开放生态系统的建立,消除信息孤岛与封闭式群体结构,最终以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分享经济强调连接的价值,并以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层次的连接进一步保证开放性特征。

分享经济将创造一种新的议事机制与新的动态协议,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内在开放及激发内生活力,从而推动国家整体开放生态的塑造。同时,它所倡导的平等与效率,将激励社会放大人力资本,并产生进一步的交互与协同,也将促使中国的人力资本更公平参与生产资料的分配与价值实现,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本身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