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第一书记的扶贫擂台

两位第一书记的扶贫擂台

摘要:2015年6月,银川市选派99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相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两人同时被选上。刘振坤被派往兴庆区掌政镇杨家寨村,白景晶则到了西夏区镇北堡镇德林村。要尽快带着乡亲们致富!两名第一书记暗暗打起了“扶贫擂台”。

第一书记刘振坤和白景晶有些相似。

一位来自银川市纪委,一位来自银川市委组织部,之前都一直在机关工作,距离乡村“有点远”。

2015年6月,银川市选派99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相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两人同时被选上。刘振坤被派往兴庆区掌政镇杨家寨村,白景晶则到了西夏区镇北堡镇德林村。

要尽快带着乡亲们致富!两名第一书记暗暗打起了“扶贫擂台”。

“我有优势,我出生在农村,熟悉农民、熟悉土地!”刘振坤拍着胸脯。可刚一进村,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基层工作,他还是有些茫然。

“到村第二天我就坐不住了,去问问老百姓,看看他们想干啥。”河南人刘振坤还是一口乡音。

村民们反映最多的是想发家致富而无项目可选。实际上,杨家寨地理位置优越,完全有条件发展高端农业,但因为没人领头,各干各的形不成规模,村里缺乏支柱产业。

“我家乡那边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得好,咱能不能借鉴一下。”刘振坤一席话,给村委会干部打开了一扇门。

到河南实地查看,了解当地食用菌的生产、加工、销售,学习立体种植技术,所有人信心十足。从河南请来的技术员经过分析后认为,杨家寨完全可以生产出质量上乘的蘑菇。

“太好了!”说干就干,刘振坤代表村党支部从银川市委组织部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申请到项目资金82万元,又自筹部分资金,用46天时间,建成了1440平方米的钢构食用菌立体种植大棚,立起“杨家寨村菌菇示范基地项目”的牌子。

大棚建起来了,一些村民却又打了退堂鼓,“种蘑菇投资动辄近10万元,万一赔了咋办?”听到村民嘀咕,刘振坤又引来龙头企业进行管理运作,目前企业双孢菇生产收入已达到46万余元,给村集体带来9.4万元的年收入。

大半年过去,老百姓看到蘑菇带来好效益,也跃跃欲试。

“已经有几户农民来问我种蘑菇的事啦。”刘振坤高兴地说,

白景晶刚到德林村,也是眉头直皱。

德林村是个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村部连办公用的打印纸也买不起。

“得先让村集体有收入,才能有财力为村民办事。而想要增强集体经济,必须引进‘活水’,借助外力。”白景晶脑中开始勾画蓝图:要通过党组织带动村民共赴小康。

德林村虽然不富裕,但有种植红枣和枸杞的传统。“红枣、枸杞都是宝,市场需求量很大,如果能进行深加工,产品的价值就能有大幅度提升,带着村民更快致富。”白景晶多方协调,将旧村部租赁给一家枸杞、红枣加工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5万元。

“以前总为果子销路发愁,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做生意。”村民王喜高兴地说。

“经营集体经济和自家理财一样,也要懂得投资。”近一年的时间,白景晶已经有了心得。“目前,村里申请了50万元的壮大发展村集体专项资金,用于购买位于镇北堡镇的一套营业房。等营业房交付使用后,预计每年能为村子带来5万元的收入。”白景晶要继续大展拳脚。

据统计,银川市99位第一书记共争取各类项目54个,争取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带动44个空壳村、6个薄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