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 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成效

突出问题导向 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成效

摘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绝非是党内教育的简单重复,绝非是无的放矢,绝非是为学习而学习、为教育而教育,而是实事求是,因情制宜、因党制宜,因问题的客观存在而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突出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和目的。事实上,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延安整风到七届二中全会,无一不是突出问题导向。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改革开放动员令,1992年南巡谈话,也都是突出问题导向。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在其治国理政方略中,把突出问题导向这一方法论发挥到极致,成为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于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切实成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绝非是党内教育的简单重复,绝非是无的放矢,绝非是为学习而学习、为教育而教育,而是实事求是,因情制宜、因党制宜,因问题的客观存在而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突出问题导向,前提是正视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与此同时,还存在“四种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这些危险,同样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影响到很多党员。从主体方面看,党员队伍经历几次代际更替后,新一代党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老一辈有了很大不同。从客体方面看,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在我们党内,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集中发力抓作风、严纪律、强制度,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还有不少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比如党的思想建设,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极为淡漠,认为理想信念教育过时了、不合时宜了,因而多年都没有认真开展这类教育;一些党员更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迷失,丢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弱化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坠入深渊者不说,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失去了先进性与先锋性,甚至媚俗、低俗、庸俗者并非鲜见。再如,党的组织建设,不想管党、不会管党、不敢管党的企业党组织并非个别,“三会一课”流于形式;软懒散的农村党组织也不在少数。一些村支部像“地下党”,有多少党员、谁是党员,村民几乎不知。虽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有所触动,但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因此要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保持正视问题的清醒,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正视问题。这里,最要不得的就是讳医忌医,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将问题导向仅仅停留于书面或口头形式,而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自揭疮疤。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