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锁: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张金锁: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创新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起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其列在首位。“创新发展”将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方向和着力点。对此,全党和各行各业都需要认真领悟和努力实践。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延安时期,党实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这些创新举措与成果体现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上,体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中,体现在军事斗争的创新上,体现在统一战线的创新中,也体现在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中。由此形成创新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党在极其艰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取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中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作出巨大贡献,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可以说,创新是延安时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历史上创新发展的一个典范,这一时期创新发展所凝聚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崇高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是创新发展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改造中国、拯救中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任列强宰割的命运和中国人民被压迫、被欺凌的困窘处境,作为自己的使命。延安时期,党努力从各方面为此而奋斗不懈。中共中央在长征初到陕北之时,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危机尚未彻底摆脱、国民党重兵进攻和张国焘分裂主义造成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即确定“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突破“左”倾教条主义束缚,推动革命事业发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严峻现实,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党要担负“抗日救国的总参谋部”的职责,“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洛川会议明确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并具体要求:“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要发挥重大作用,“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要成为“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政治与军事的模范区域,为实现民主共和制的模范区域。”据此,全党开拓进取,开创了对支撑中国抗日战争坚持、发展和胜利具有重大意义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党都坚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曾试图通过努力与斗争,通过联合政府的方式即通过曲折的道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当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后,党中央指出“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我们党适应新形势作出政策调整,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通过人民解放战争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正是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倾向进行斗争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正确思想指导。“泰山压顶不弯腰”,党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胸中有了大目标”。延安时期党的发展历史说明,创新是需要条件的,而其基本条件就是坚定的目标和崇高的追求,这是创新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是能否有创新、创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战略思维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

延安时期,党面临形势之严峻、遭遇困难之多之大、斗争之艰难和惊险,是世所罕见的。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突破困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毛泽东曾就此反复强调说:“我们提倡战略思想”,“提高战略空气”,“没有战略,战术也一定谈不好”。正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制定的一系列高超的战略决策,在突破和创新中战胜了艰险和挑战,实现了发展。比如,党制定和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顺应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的形势,迫使国民党当局改变政策,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走向抗日的历史转变,党由此突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危机,极大提高了声望和影响力。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阐明持久战战略、力倡抗日游击战,解决了中国如何与强大、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并战胜它的问题。我们党全力以赴,开辟和发展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使之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主战场和最活跃的、致日本帝国主义于死命的战场,使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外瞩目的决定中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抗战胜利后,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向全国昭示了中共反对内战的立场和争取和平的诚意。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后,党实行人民民主的统一战线、十大军事原则和自力更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针,掀起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战胜了美国支持下军事实力极大膨胀的国民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简而言之,延安时期,党长期面对强大的敌人,处在力量劣势和物质条件短缺的状态,但党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战略,在逆境中突破和寻求发展,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创新是智慧的结晶,是战略思维的成功。延安时期的巨大发展和辉煌业绩是党的正确战略指导和不断实践的结果。强化战略思维,善做战略谋划,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