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锁: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2)

张金锁: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2)

3.强大的执行力是创新发展实现的主要途径

延安时期,毛泽东特别向全党提出明确的要求:共产党员“应该成为坚决勇敢、吃苦耐劳、急功好义、礼义廉耻的模范”,“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按照党的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令行禁止,克己奉公,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由此培育和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军风、民风,实现了党政军民团结统一,形成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强大战斗力。结果是,党的战略决策和大政方针都得到坚决的贯彻实施,形成全党励精图治的景象:党的领导人运筹帷幄,根据时局适时提出推进中国革命的战略决策和行动部署;党的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并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实施党的方针政策;党内外、上下级良性互动,建设性地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蓬勃发展,形成从东北、华北、华中直至海南岛的广大敌后战场,并且在日军重兵频繁的“扫荡”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摧残下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事实,就是明证。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中包含着无数的心血、智慧和创造力。正是因为目睹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浴血抗日的坚决性和执行力,抗战时期常驻中国的美国记者白修德评价说:“中国共产党人是世界上伟大实践者”。甚至持反共立场的青年党领导人左舜生,在1945年访问延安后评论说:“我承认他们在那里苦干”。创新理念只有付诸行动,变成事实,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创新。党在延安时期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这种创新的硕果。

4.人民群众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实践者

延安时期,是党积极、全面践行群众路线的时期。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初,毛泽东就作出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光辉论断,强调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途径。他说:“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在这些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军民广泛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形成大规模的抗日游击战,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日寇于灭顶之灾。而在斗争中,人民群众创造和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深陷“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中止的战争”。敌后抗日战争的发动,敌后战场的开辟、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结果。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凭借庞大的军事力量发动内战,在国共力量悬殊的形势下,毛泽东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党通过人民战争,通过土地改革和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打败了国民党,推翻了蒋介石的统治。1946年至1948年间,大约160万分得土地的农民参加人民解放军。人民群众积极支前参战,三大战役中的支前民工数量巨大,辽沈战役160万,平津战役154万,淮海战役543万。在陕甘宁边区,1947年3月至1948年8月,26.48万人加入随军担架队,208.12万人加入粮草、弹药、被服、柴炭运输队,92.5万名妇女参加磨面、炒干粮、做军鞋等支前活动。人民群众的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力量、智慧的发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力量来源问题,解决了改变敌强我弱力量对比问题,解决了如何战胜日本和国民党的问题。延安时期的历史昭示我们:党的创新理念必须和人民群众结合,必须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是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而人民群众是创新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创造奇迹和结出硕果。

(作者系延安大学校长、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