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相当于两个罗斯福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出过两位名叫罗斯福的总统,一位是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老罗斯福,另一位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称为小罗斯福。
前者以强硬的姿态推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的“公平交易”法则包括保护消费者条款、惩罚企业垄断行为、维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美洲荒地等。在外交政策上,他扩建海军、建造巴拿马运河,学者们普遍认为他是现代美国的塑造者。正是在老罗斯福手里,美国进入世界一号大国行列,在经济总量中超越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则积极斡旋,主动发挥美国的影响力,老罗斯福总统还因成功调停日俄战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后者全力推行罗斯福新政,全面改革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制度,将美国带出了20世纪经济大萧条的泥潭,还领导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稳固确立了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的“一哥”地位。小罗斯福总统视野开阔、决心坚定,结束了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领导美国与欧洲展开竞争,打开了美国在二战后的战略格局,为联合国的创立做出关键性贡献。小罗斯福总统是当代美国国际地位当之无愧的确立者。
从两位罗斯福总统的治国经验来看,美国在实现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国内锐意改革,打破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桎梏和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扰,并建章立制,让法治在市场经济秩序中占主导地位,将美国推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轨道;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是纵横捭阖的高手,软硬兼施,长袖善舞,让美国人意识到“始终闷声发大财”是小富即安的心态,美国必须主导国际新秩序才能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成功地将美国推上了全球老大的宝座。
中国学者在分析美国崛起的经验和启示中指出:“尽管中美两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环境大不相同,但19世纪后半叶美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可资观察中国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中美两国均以惊人的速度获得迅猛发展,城市扩张,物质财富增加,生活也显得紧张忙碌。美国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强国。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30多年里,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空前的速度推进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增长与物质繁荣背后所呈现的尖锐社会矛盾和冲突乃至体制缺陷,严重地制约着国家对实现本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发展目标的追求。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国民,均需适应工业和城市发展所刺激起来的社会与文化的变化,须调整其法律和行政管理方法,以适应一种充满巨变且错综复杂的时代。”
从某种程度来说,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面临的崛起难题,与美国历史上两位罗斯福总统的课题基本相似。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治政府,倡导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制约大企业垄断的“公平施政”理念;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需要适应从担任配角到担任主角的转变,引领世界修改不合理的旧规则、拟定新规则,并成为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守护者,中国必须占据道义高地,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重任,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真诚期待。
韬光养晦的策略并没有过时,它强调的是中国要务实低调,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同时还应当牢牢守住一条底线——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始终是第一位的。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空间与国际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开拓新局面、建设与中国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就不可能实现重返世界之巅的战略目标。
纵观世界各大国的崛起历史,人们可以发现,世界老二是最难当的。当年法国、德国企图挑战英国的“日不落霸权”,最后均折戟沉沙,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都不得不饮恨圣赫勒拿岛。日本、苏联倾举国之力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最后也都落了个分崩离析、头破血流的下场。而今习近平带领下的中国正处于由全球发展中大国逐渐向世界强国过渡的关键时期,能否创造中国式的崛起奇迹,有太多的悬念,也有太多激动人心的期待。
2014年秋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全球出版发行,该书系统收录了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6月间的重要文章和讲话文稿,国际社会从中读出了习近平对内政外交的基本思路。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为该书撰写长篇书评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告诉外国读者,中国的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的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如此,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该书首发式上说,自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涵盖各个领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阐释了习近平主席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突出强调了他一贯主张的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就造成了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通过习近平的一系列相关论述来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也不会重蹈霸权国家的老路,而是专注于内涵式发展,以国民的勤奋劳动和激发民族创造性实现民族振兴,这是中国人民的福气!也将是全世界的福气!中国的崛起,将是全世界的机遇,而不是对国际社会的挑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