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道是物质的
道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有阴阳之变,阴阳合起来就变成物。为什么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呢?这就讲了事物的两重性。这个道包含了这些内容,它代表了物质的东西。
7.把“道”比喻为女性生殖器
这里,我要补充一个观点,老子把“道”打了个比方,比作什么东西呢?比作女性的生殖器,这个很有意思,不是黄色。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实际上就是女性的生殖器,象征幽远深妙、看不见、深不见底的生产生命的阴道(“谷神、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读到这里以后,我感到很奇怪,2000多年前,老子对“道”下不了明确定义,但是他把“道”比作女性的生殖器,为什么?我们讲,雌性的生殖器,幽远深妙、见不到底,但是它又能诞生生命。老子用这个来打比喻,是很了不起的。老子生活的时代,不像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你为什么会生孩子?现在很多人都能够说出个一二,但是,在两三千年以前你说得出来吗?当时的人不知道,见到生命诞生,只感到很玄妙,所以,老子把“道”比作女性的生殖器,很有意思。
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我认为老子的“道”讲得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这就是道。老子没有对“道”明确地下结论,但是,他讲了“道”的很多特点。
(二)道法自然
老子哲学思想的第二点就是“道法自然”,他讲的是人与道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相处是天道既定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里面讲的。人与道的关系是什么?老子把人摆到跟道、天、地相似的地位了。《道德经》第25章有个名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中有四个“大”,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天、地、人、道这四样东西比作是宇宙中最大的。所以,人的宝贵就在这里,老子把人提到很高的地位,这是他的观念。
(三)柔弱胜刚强
老子哲学思想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柔弱胜刚强。就是柔软、弱小的东西,最后能够战胜坚硬、刚强的东西。我为什么把老子之道概括为弱者之道呢?因为他为弱小者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思想方法、谋略手段。老子有一句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老子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水能够把石头滴穿,让铁生锈。所以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是非常柔弱的,人死了以后很坚硬,但是已经死了。草木生的时候很柔弱,小风一刮,它就晃来晃去,但是它死了之后就硬梆梆的,很枯槁。老子观察人和自然界的规律,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智慧。然后,老子把这个智慧引申到打仗、治国安邦里面。他说,“兵强则灭”,如果你一天到晚要去打仗,要打这个,要打那个,最后你要败亡的。强兵黩武,最后是要衰败的。所以,老子提出强者要处下、要谦下。弱者最后的结果要处上。这里,他提出很多谋略思想了,像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等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