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青年观(3)

毛泽东的青年观(3)

摘要:毛泽东的青年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认识和总结中国青年的基本特点、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经验,提出的关于培养教育青年、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革命斗争、推动无产阶级青年运动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它是我国现代历史上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二,关于青年全面教育和青年成长问题的论述。毛泽东认为:要教育青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青年是从年龄阶段上确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群。他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奠基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思维、学识、从业、婚姻、家庭和兴趣、爱好、娱乐等方面,普遍有着共同的要求、特点、权益和成长规律。但是,在阶级社会中,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看,他们又属于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阶层,他们之间的思想、利益、追求和基本素质上,又有很大的以至根本的不同或差别。青年人受社会环境制约和各种社会思潮影响很大。因此,对青年的培养教育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然而,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和社会化的过渡时期,青年人又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必须把青年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材。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要求,在50年代提出我国青年要成为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要求青年人不仅有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必须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业务技能;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还要有健壮的体魄。

毛泽东十分重视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青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认为青年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青年成长的基石,也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首要条件。1938年,他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给学员赠送两件“礼物”,其中第一件就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他在这篇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理想,走社会主义的路。1939年,他在延安模范青年颁奖大会上,明确地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新中国建立后,他一再提出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青年在政治上的进步。他针对一些青年中出现的“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的问题,严肃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毛泽东要求对青年的教育采取科学的态度。他历来主张既要充分肯定青年的优点和长处,又要指出青年的弱点和不足。因此,他认为对青年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帮助。他主张对青年的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循循诱导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原则,坚持鲜明生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民主讨论,以理服人的原则,等等。他说:“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1)

毛泽东主张青年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他认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政治和业务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12)。他反对做空头的政治家,也反对做迷失方向的实际家。

毛泽东对青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关注。他说“十四岁到甘五岁的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他甚至对青年人“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一天要睡几个小时等问题都提到了。他说:“我提议,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因为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他们往往睡不着,醒不来。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

毛泽东还强调要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他反对“详德智而略于体”。他早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1917 年4月17日)就说:“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他要求青年对学习、工作和睡眠、休息、娱乐这两头都抓紧,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