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训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传承家训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钱氏家训与临安家风传承”座谈会发言摘要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良家训家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如《钱氏家训》蕴藏着丰富的真理和智慧。我们爱国、爱家,就应当从立德树人开始,从抓好家教、搞好家训家风做起。

《钱氏家训》文化精神薪火相传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社长、《文汇报》高级记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钱汉东  

《钱氏家训》源于钱镠的家训和遗训。2013年9月,《钱氏家训》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钱氏家训》第一次被纳入非遗项目。

《钱氏家训》有五句话最重要:第一句话是“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学森、钱三强已给我们作出榜样,正是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承担国家的使命;第二句话是“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这是我们的传家文化,也是智慧保证;第三句话是“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在子女嫁娶上要“素对”,不贪图经济利益,对于纠正今天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婚嫁怪象不无启示意义;第四句话是“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钱穆提携少年失父的钱伟长就是典型事例,造就了近代钱家的枝繁叶茂;第五句话是“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这对世人是一个善意的提醒,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

家训对钱氏后人有种无形的约束力,教我们怎么样做人处事,怎么样对待问题,要求我们对国家、民族要有担当,对社会要有责任。《钱氏家训》作为钱氏后裔的精神血脉,可以说是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继续用《钱氏家训》教育下一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临安上田村钱氏后裔 钱旻 

我是来自浙江省临安市的钱镠后裔,我们这一支在临安市上田村繁衍了350多年,村里一直有敦厚勤劳、崇文尊教、敬学重才、孝悌忠信、爱家爱国的民风与传统。《钱氏家训》对我影响很大,家训中有一句“子孙虽愚,诗书须读”,村里人谨遵家训,一直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村子里,钱姓大学以上学历的有40多人,是全市比例最高的,上田村里还有专门免费教孩子写毛笔字的地方。家风传承重点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例如长幼有序、家庭和睦等等。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钱氏家训》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我的小家庭中,我也会继续用《钱氏家训》的理念去影响我的孩子。良好的家风,小而言之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我们的国家就是这千千万万家庭组成的,大而言之也是为国家培养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培养了一个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