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在历史中变幻的自由、民主、人权概念

文扬:在历史中变幻的自由、民主、人权概念

近代以来,随着宗教的影响在世俗生活中逐渐退隐,各种现代性“大词”相继问世。一批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政治哲学概念应运而生,如进步、权利、平等、博爱等。这些概念的一个共同点是,人人都可以拿它们来为自己的主张或行动赋予正当性,即使不同主张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理念和实践也打着相同旗号。在这些概念中,自由、民主、人权尤为显眼,它们不仅能打动人,还颇具感召力。这三个概念解释的主导权,原本掌握在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左翼力量手中,但近些年却被西方一些国家先后改造,变成其发动意识形态软战的武器。

借助二战变身的自由

自由的实质是自主。在人与人之间存在主奴关系的情况下,主人的自主包含针对奴隶的权力,而奴隶的自主则包含针对主人权力的反抗。所以,同样是自由,主人的自由与奴隶的自由是对立的。从起源上看,自由这个概念来自西方,且来自西方贵族。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被视为自由发展的里程碑。然而,签署宪章的高级僧侣和贵族们从国王那里争取来的自由,就包含着对自己领地内农奴进行统治和奴役的权力。

从《大宪章》到18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所谓“英国人的自由”,本质是相同的。人们只看到英国人相对于本国国王和政府的自由,却忽视了这种自由的另一面:针对奴隶和殖民地人民的奴役。实际上,自由有多大,奴役就有多大。之所以那段历史中英国人深感自由,恰恰是因为这种自由建立在当时英国本国农奴和殖民地奴隶高度不自由的基础上。

自从法国大革命将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传遍世界,被压迫的奴隶们就开启了争取自身自由的大业。如果从1791年海地奴隶起义算起,自由那时就开始与所有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拿破仑1799年宣告“大革命结束了”并转过身来派兵镇压响应“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殖民地人民后,争取自由的事业实际上就从法国的“第三等级”手中转到亚非拉“第三世界”手中。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殖民地的民族解放和建国运动代表着真正的对自由的理解与追求。

二战成为自由内涵转变的一个关键点。在战争生死关头,世界各国普遍期盼美国参战,美英借机从帝国主义殖民掠夺者变身为人类文明卫士。特别是随着美英法战胜德意日,对自由理解的主导权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战胜国手中。

在战后的冷战对抗中,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一些特点,西方进一步偏颇地解读自身“自由世界”的身份。与此同时,新兴的人民国家从夺取政权转入巩固政权阶段,大多面临镇压敌人、抵抗颠覆的艰巨任务,在这一阶段慢慢忽略了自由这一旗号。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