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建功“十三五”(3)

践行新理念 建功“十三五”(3)

——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4·26”重要讲话精神,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建功立业,是各级工会组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朱强:90后炼成国际“焊将”

2014年,“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上,286名国际一流焊工同台角逐,一名来自中国的90后小伙儿拿到了第十四名的好成绩。他就是中建钢构华中大区武汉厂二车间的普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强。

敬业、精技、圆梦,成为朱强人生的关键词。在当下略显浮躁的氛围中,弘扬敬业精神,对青年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来说,实属不易。焊接车间里,烟雾、噪音和强光是常态,工作环境艰苦,当时和朱强一同入职的伙伴现多数已转行,不少老工人觉得90后吃不得苦,但朱强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即使戴着口罩面具头盔,焊接的时候,飞溅的焊渣仍会在裸露的脖子、手腕皮肤留下灼伤;使用气刨,即高压空气吹走产品表面多余钢水是焊工的基本操作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高亮度弧光,防护稍有不慎,能直接把人眼睛灼伤。“好工人没有不吃苦的,不敬业的人做不了技工,更做不了焊接技工。”朱强说。

都说工人越老技艺越精湛,但在朱强所在的班组,大部分攻坚克难工作都是年轻的他来完成。一位老焊工笑着说:“朱强不简单,老实说我工作比他久多了,但是焊接技术不如他。”

2013年12月,朱强所在的焊接班组接到武汉中心项目超复杂锻钢节点的焊接任务。面对挑战,朱强迎难而上,率领班组先后攻克了锻钢件焊接、超厚板焊接、电加热焊接等技术难题;克服了构件结构复杂、焊接空间狭窄、工期紧迫,焊接质量要求高等诸多困难,按时按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令业主赞不绝口。

“我虽然来自农村,但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和本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朱强说。

高孔长:技术狂人的汽车梦

累计提出优秀合理化改善建议209项,其中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2项正进行国家发明专利申报;为公司培育出5名技师、8名高级工、13名中级工,著有《汽车涂装工艺》《成车粒物专项排查》《喷涂机器人操作规程》等专业资料……

这是技术狂人高孔长的光辉业绩。高孔长是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涂装车间技术长,十六年磨一剑,他用灵巧的双手追逐自己的汽车梦。

公司新车型试装下线,新厂房建设和新车试装同步进行,让试装工作充满了挑战。高孔长最喜欢的就是挑战,他带领攻坚小组放弃春节休假,住厂房,睡保温被,将装配车间的补漆房区域临时改造为试装场地。一番苦战,战绩辉煌:先后完成面漆线新车型喷涂仿形优化、在线钣修、涂修作业工位优化等共43项攻关课题的研究,共查找、督促整改完成1627项问题点,累计节约成本100多万元,为年产15万台的规划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发展壮大,新车型层出不穷,围绕新旧车型共线生产相关工位器具共用原则,高孔长利用班后非生产时间,带领组员及相关专责人员,积极探索,成功解决了快速拆卸及共用的难题。

关键时候显身手,平时积累不可少。面对新的挑战,高孔长通过学习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从中发现并克服自身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2013年7月以他名字命名的“高孔长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创建,他带领9名成员进行人才培养及技术攻关,带头完成了 “密封胶与面漆湿碰湿配套不良”“M1车型窗框黑膜恒温烤箱”等8项攻关课题,累计节约成本270多万元。

2015年,高孔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