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华:红岩魂——信仰的力量(8)

摘要:究竟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们的党员必须要有信仰?为什么对于一些党员来讲,信仰在不断深化。而对于另外一些党员来讲,信仰却发生了严重蜕变,甚至走向反面?本期报告从革命信仰的角度出发,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上、从正面和反面的对比中,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净化灵魂的课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重要性。

张露萍被逮捕以后,戴笠亲自主持对张露萍进行审讯。张露萍先没有说话,在敌人一再追问之下,张露萍判断敌人所掌握的情况没有超出军统电台支部。也就是说,冯传庆、张蔚林两个知道南方局情况的人没叛变。所以,张露萍在回答戴笠的时候就说:这个事情是我指挥他们干的,这个情报至于我卖给谁,那是我个人的事情。戴笠不相信,一再审。但是张露萍就是不说,后来蒋介石要求不要再审了,反正都是共产党所为,干掉!

戴笠不服气,秘密将这7个人从重庆转囚到了贵州的息烽集中营,到了贵州息烽集中营以后,张露萍等7人,才真正面临着人生另外一种考验,冯传庆、张蔚林这几个人是国民党军统违纪分子,张露萍是共党重大嫌疑犯,而一个共党嫌疑犯与几个国民党的军统违纪分子,穿着军装被关进了息烽集中营。大家想一想,狱中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会怎样对待他们?

1944年,军统以转移为名,把他们几个杀害。他们没有说出一个字,他们被杀害的时候,还是“军统违纪分子”。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调查寻访,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将这件事情全部弄清楚,才重新评定他们为革命烈士。

在红岩的历史上,还有些烈士,他们对自己的党性,是用一种气节来保证的。这种气节,是建立在一种高度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位,绝不低下高贵的头的陈然烈士。

陈然烈士,《红岩》小说里面的成岗。在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要求重庆、南京、上海公开的共产党机关全部撤走,重庆一下子陷入到白色恐怖之中,街上只有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没有了共产党的《新华日报》。

在如此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情况下,陈然利用香港地下党组织寄到重庆来的新华社电讯稿,把上面有关我党我军的消息通过复写以后,在地下党组织中秘密传看。后来这张小小的传单受到地下党市委的重视,派出彭咏梧联系以后,发现是几个脱党的党员所为。经过审查消息来源,重庆党组织决定,恢复他们的组织关系,把这张小传单取名叫《挺进报》,作为地下党的机关报。陈然担任《挺进报》的印刷发行特支书记。刚开始《挺进报》运行得非常好,但是13期以后出了问题,地下党要求利用《挺进报》对敌人展开攻心工作,《挺进报》向国民党的军、警、宪、特和首脑机关大量寄发,从而引起敌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行辕主任朱绍良下令一个月破案。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培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