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务院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CFP
核心提示
■ 外贸与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并无二致,外贸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在同一过程之中
■ 一季度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7%,促进外贸结构升级作用显著
■ 应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
创新、开放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外贸升级的必然路径。针对当前外贸复杂严峻的形势,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为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提出了更多精准措施。新政策为外贸升级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如何更加主动地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1.稳外贸为何又出新政策
近几年来,国务院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稳定外贸增长、加强进口、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以及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等。
不少人疑惑,在已经出台了那么多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下,为什么又推出了新的稳外贸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外贸面临的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复杂。
“尽管2015年我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且提升的速度比原来还快。但今年以来,外贸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钱克明说,商务部近期对3000家外贸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57.7%的企业认为今年的出口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出口行业的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工成本已经是周边国家的4~6倍。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和订单向境外转移加快,也带动了贸易转移,加工贸易持续大幅度下滑。
从国际上看,外需不足非常明显。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发布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新调整的预期数据,警告世界贸易处在30年来最糟糕的时期。一项关于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64个经济体中有58个经济体的进口下降。
从数据看,外贸正在“回稳”的路上努力前行,但“向好”的趋势似乎仍未形成。4月份,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一季度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7%,占对外贸易比重继续提升,促进外贸结构升级作用显著。在钱克明看来,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同时外贸发展的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动力转换在加快,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具有一定的基础。
“鼓励出口的政策非常重要,但如果企业主要依靠国家出口优惠政策、劳动力成本低、低附加值生存,这样的企业难以发展,此种方式带来的外贸增长也不可持续。”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政策上应鼓励引导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引导各级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引导各地政府和企业。
钱克明说,面对当前的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在巩固传统优势方面,聚焦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对企业的负担和成本做减法,换得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加法。在培育新优势方面,明确要进一步支持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外贸供给侧改革,为外贸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提高政策精准度和针对性。比如出台差异化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钱克明说,商务部把今年确定为外贸政策落实年,抓政策的落实。“我们出台了不少政策,又加大了含金量,下一步要重点抓好政策的落实,加紧出台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