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战略

治国理政新战略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战略。这些新战略,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层面:

对内,主要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改革强军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对外,主要是“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战略等。

这些新战略,丰富了治国理政的路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

可以说,读懂这些新战略,是读懂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国家治理脉络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说:“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

谈对内战略,首先是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战略意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教授韩庆祥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和根本,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长远,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居于中心位置。早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就描绘过理想化的小康社会, 1979年邓小平提出过中国式现代化——“小康之家”的概念。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面临深层转型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药方,只能诉诸改革,而且必须是全面深化改革。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深知当前改革的难度与复杂度。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立了若干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领域的改革,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履新总书记伊始,习近平便立下八项规定,厉行铁腕反腐。近年,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基本实现了“不敢腐”。此外,通过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制度,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共不断探索“不能腐、不想腐”的现实路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