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能力,应各有侧重,协调发展。
首先,北京应加快功能疏解和转型升级,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北京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出一条在人口、经济高度密集地区提升创新能力的道路。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在破解“大城市病”、更好地发挥首都功能的过程中,尽快形成创新驱动、内涵集约的发展模式;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带动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挥其对区域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其次,天津应加快创新驱动转型的步伐,并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提升辐射力。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天津应利用创新力快速提高的优势,加快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型。有序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产业和低端功能,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借力首都资源和助力首都发展并举,积极推进京津“同城化”发展,争取在共建北方国际金融中心、北方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
最后,河北应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创新力。河北属于“资源型+加工型+服务型”地区,采掘业、重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业优势突出,但过于偏重资源开发加工的重工业结构与粗放型、规模数量型的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北的创新力在京津冀三地中较弱,但近年来增幅较大,未来应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历史机遇,发挥低商务成本优势、基础制造业优势与环抱京津的区位交通优势,争取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在河北的孵化和落地,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