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摘要:我国的供给侧管理应当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长期动力机制的重构。当前,我们确实面临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紧迫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将供给侧改革归结为若干短期目标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再造,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成效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此文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谷克鉴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目标方向进行了学理方面的探讨。

不少人认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借鉴当年美国供应学派的政策实践。我们认为,不能将我国供给侧改革简单地归结为供应学派的政策主张。事实上,上世纪末,真正拯救美国经济的不是供应学派,而是信息高速公里计划以及“新经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也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

引领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将由需求侧向供给侧管理转变,这同上世纪末美国由凯恩斯主义向供应学派的转变有着相似之处,后者奠定了里根政府经济政策的基石。鉴于美国上世纪末的经济增长实践和我国当前供给体系面临的矛盾,我们认为不能将供给侧改革简单地归结为里根经济学或供应学派主张;否则,有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机制转换路径简单化之嫌,亦有将中国经济增长置于不得要领的境地之虞。事实上,上世纪末,真正拯救美国经济的不是里根经济学,而是此后民主党人启动的信息高速公里计划以及所谓的“新经济”。信息技术带来美国生产率的全面改善不仅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发挥作用,而且对于熨平短期波动也前所未有地大显神通。所以,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将创新动力机制置于首要位置。

美国20世纪末的经济政策实践的重要启示,就是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崭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性契机,选择具有独特技术特征的当代科技产业,利用其对传统产业包括传统的高科技产业再装备的重要功能,用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全面复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政府政策熨平经济周期的做法,即便是供应学派单纯的减税主张。

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堪当此任,是其发展与应用引致的技术革命,开辟了不同于传统技术发展的新路径,显著地改变着同技术相关联的某些经济活动及其结构,最典型的是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其技术发展无论从时间单元还是空间单元,都可通约为某一技术层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大大增强了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可竞争性。这一特点既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又突出地改变了技术形成和应用中极易出现的垄断现象。因为传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技术发展往往伴随着技术种类的大规模增加,先进技术在提升技术层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意味着集成更大的技术群落,从而极易形成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垄断。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相似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效率集中表现在综合要素生产率上有所上升,但同发达工业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有鉴于此,我国的供给侧管理应当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长期动力机制的重构。当前,我们确实面临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紧迫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将供给侧改革归结为若干短期目标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再造,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成效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