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勇闯金营生擒叛徒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勇闯金营生擒叛徒的爱国词人

摘要:说到辛弃疾,可能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概念是词人,或者更细致一点,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历史上和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开拓了宋词的格局,把词从小儿女变成了大丈夫。他还有个称号,叫“辞中之龙”,这是个不得了的名号。

▲辛弃疾

说到辛弃疾,可能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概念是词人,或者更细致一点,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历史上和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开拓了宋词的格局,把词从小儿女变成了大丈夫。他还有个称号,叫“辞中之龙”,这是个不得了的名号。但是,辛弃疾并不只想当个词人。他的门人给他的词集作序的时候就说道:“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什么意思呢?辛弃疾这一辈子,最坚持的是志气节操,最期待的是建功立业,诗词歌赋,他并不真正在意!

那辛弃疾在意什么?是气节,是功业,这两个词可以再合并一下,合成一个词,叫恢复。恢复什么?恢复中原。具体说来,就是希望能够为蜗居江南的南宋打仗,打败金朝,恢复北宋的中原失地。辛弃疾的一辈子,就放在为国打仗这一件事上了,无论是顺是逆,是当官还是隐退,他心里想的,永远是这件事。他的欢喜忧伤,爱恨情仇,也都紧紧围绕着这件事。这件事,其实就构成了辛弃疾的一生。

这样的一生怎样评价呢?我给辛弃疾总结了三个最。第一最,一辈子最得意的事:归国有勇。第二最,一辈子最失意的事:报国无门。第三最,一辈子最成功的事:爱国有词。

一、归国有勇

别看辛弃疾一生热爱南宋,天天盼望南宋能够打赢金朝,但其实,他本来并不是南宋人,他是在青年时代投奔到南宋的,而回归南宋,也成为辛弃疾一辈子最得意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辛弃疾的身世说起了。辛弃疾生于绍兴十年,也就是1140年。绍兴是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的年号,所以我们通常说,辛弃疾是南宋人。但是,要知道,这个时候,在今天中国的土地上,有三个政权并存,第一个是南宋,基本疆域在今天的秦岭淮河以南;第二个是金,基本疆域在今天的秦岭淮河以北;第三个是西夏,基本疆域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一带。三个政权各有各的纪年方法,具体说来,1140年在南宋叫绍兴十年,在金朝叫天眷三年,在西夏叫大庆二年。那么,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如果登记户口,他要怎么写自己的出生年份呢?他应该写天眷三年。因为他生在山东的历城,就是今天济南的历城区,而整个山东在当时都属于金朝的领土。换句话说,辛弃疾出生的时候,是金朝人。那他怎么又成了南宋著名词人呢?因为辛弃疾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他脱离金朝,回到南宋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161年,辛弃疾21岁的时候,金朝皇帝完颜亮据说是被柳永的一首词《望海潮》打动,一心要去看看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于是,悍然撕毁两个政权之间早已签订的停战协定,出动6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侵,叫嚣要在100天之内灭掉南宋。这个决策一出来,中原的老百姓纷纷造**了。为什么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情感因素。这些老百姓过去都是北宋的子民,虽然北宋灭亡之后他们留在中原,成了金朝的百姓,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之中绝大部分还是认同北宋的。特别是因为金朝施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女真人放在第一等,渤海人放在第二等,契丹人放在第三等,汉人放在第四等,更是让这些中原百姓深受打击。好多人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把流落江南的南宋当成了自己心灵的故乡,没事就登上高山,对着南宋的方向流泪叹息,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就是其中之一。现在金朝叫嚣要灭掉南宋,这不是要灭掉这些中原老百姓心中的希望吗?所以,中原老百姓非常反感。这是情感因素。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因素是现实因素。因为完颜亮要大举南侵,中原老百姓的负担一下子加重了。为什么呀?谁都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既然要打南宋,就要征草征粮。而这些沉重的战争负担,自然主要是落在中原老百姓的头上。这种现实的负担更是让老百姓忍无可忍。忍无可忍怎么办呢,只能起来造**了。据当时史料记载,从太行山以东到淮河以北,老百姓所在蜂起。就在这种背景之下,21岁的辛弃疾也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造**了。

两千人的队伍人太少,办不成什么大事,所以,辛弃疾又寻找到了更大的组织。谁呢?也是在山东地区涌现出来的一个豪杰人物,名叫耿京,此人在现在梁山泊一代聚义,已经有20万左右的兵马。辛弃疾带着人马投奔耿京,耿京也非常欢喜。他知道辛弃疾是个文人,就让他当了掌书记,给自己起草公文,出谋划策。算是个文职人员。辛弃疾就这样跟耿京干了一阵子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日子。可是,就在耿京的势力继续发展的时候,形势变了。怎么回事呢?金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政变,完颜亮的堂弟完颜雍在中都(北京)称帝,而完颜亮则在阵前被杀了。两个皇帝一交替,金朝的政策也就变了。新上任的完颜雍不再打仗,和南宋讲和。而且,对起义的中原老百姓也许下诺言,“在山者为贼盗,下山者为良民”,只要你放下武器,我也不予追究了,还可以回来做老百姓。完颜雍这个政策一出来,耿京的队伍里好多人相当动心,都想回去种庄稼去了。可是,耿京本人不想这么轻易投降。怎么办呢?这时候,辛弃疾给耿京出了个主意,说:既然不愿回家,不如投奔南宋吧,本来当初起义也有保卫南宋的意思呀。耿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马上任命辛弃疾等11人为使者,到建康(南京)去见宋高宗了。这叫带兵归顺,对宋高宗来说是很有面子的事。他非常高兴,立刻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对其他大小头目也都封官许愿,其中,作为使者的辛弃疾也得了一个右承务郎的官职,这是个从九品的文官,基本上是最低级的官员了。

就在辛弃疾他们带着朝廷委任状和仪仗赶回山东的路上,他们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大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了!而且,张安国杀了耿京之后,马上投降金朝,还当了济州的知州。这对辛弃疾他们来说可真是晴天霹雳。手里拿的委任状没人可给了,所谓的带兵归顺也成了一个笑话。怎么办呢?按照一般的思路,辛弃疾一个文职人员,能有什么办法?回南宋呗,请求宋高宗原谅,然后灰溜溜地当那个九品芝麻官去。可是,这得多尴尬呀!辛弃疾是个英雄,他可不想这么丢人。他说:就这么回去,对不起耿大帅,也对不起朝廷!那怎么办呢?他招募了50个跟他一样勇敢的战士,马不停蹄赶到叛徒张安国当官的济州去了。张安国当时在哪儿呀?他正在金兵的大营里,跟几个将领喝酒呢,喝得酒酣耳热,满面红光。这时候忽然有人通报说,外面有个大汉找你,说是和你很熟。张安国什么反应呢?他一方面是喝高了,脑子不怎么清楚,另一方面也是仗着身在金兵大营之中,有5万士兵保护着呢,所以胆子很大,想也没想就走出了营门。他这一出来不要紧,一双大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就把他抓到马背上去了,随后一打马屁股,一队人马向南飞奔而去。等里面的金朝将领反应过来,这些人都已经走远了,追不上了。活捉了张安国之后呢?辛弃疾知道,从济州到宋金交界的淮水还有好大一段距离,中间金兵无数,要想顺利到达南宋,只能是打时间差。所以,他们束马衔枚,昼夜兼程,一路狂奔渡过淮河,把张安国一直带到了宋高宗的朝堂之上。这件事太传奇了。50人勇闯金兵5万人的大营,生擒叛徒,献俘朝堂,这比张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差呀。而且,办这样大事的人,居然只是一个年仅20出头的白面书生。这太有轰动效应了。南宋朝野交口称赞,按照洪迈《稼轩记》的说法就是:“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辛弃疾就此脱胎换骨,从一介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人。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