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什么样的保障
一是大力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自主、个人自愿的人才培育机制,形成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育体系。立足实际,选择重点,鼓励企业与培训学校联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教育。借助本地高等学校优势,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培养培训网络,定向培养适用专业人才。
二是加强拔尖人才的培育。创新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拔尖人才的使用管理机制,建立必要的高层次人才协会,并围绕工业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通过学术交流、专家会诊等方式,组织科技人员集体攻关。重点对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专业知识、外语、电子商务、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以及企业战略规划能力的培训,提高人才的能力水平。
三是加强和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继续学习教育运行机制,并把非公有企业人才及流动人才等纳入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范围,将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人员继续接受教育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作者系中国人才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秘书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