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4)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刘建平: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高校应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局,聚焦全球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前沿,把育人育才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任务。通过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凝聚优势、突出特色,既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又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特别是促进文、理、工等学科交叉,汇聚多方力量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交叉发展平台。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有别于理工科标准,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学科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造就一支潜心育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李元元: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优化和调整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坚持抓重点、调结构、促交叉、创机制,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特色、效益之间的关系,探索同一学科门类下相近学科专业之间合作发展新模式,在部分学科领域探索建立学科特区,打破学部、学院间壁垒,理顺完善学科建制关系。坚持“扶优、扶强、扶新”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学科分类指导,推进学科层级建设,探索学科发展组合模式,促进学科开放性建设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与特色发展,实现部分学科的率先突破。

杨宗凯: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在三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一是健全学科体系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突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研究特色,进一步完善一些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注重发展优势学科,如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二是完善学术体系建设。搞好教材体系建设是目前完善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在搞好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突出育人功能,着重“三观”培育,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三是突出话语体系建设。鼓励教师多参加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燕海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我们将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增强理论说服力和解疑释惑能力。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努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形成教育合力。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民族地区发展、脱贫攻坚等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实践,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发现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季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对世界观方法论的育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教师,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勇于承担这一重要责任。我们要教育和引导高校教师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