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酒飘香:舌尖上的端午节(3)

摘要:一位学者说过:“许许多多的习惯,凝结成一个传统,许许多多的传统沉淀为一段历史。”端午节作为一种民族习俗,一种历史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流转变迁和先民们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过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形式不一,有的会祭祀祖先和神明;有的会制作美味可口的粽子;有的会佩戴艳丽夺目的五彩丝;有的会参与激情飞扬的龙舟竞渡;还有的会效法古人,沐浴兰汤。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在于我们在端午节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传统习俗带来的快乐。

二、端午节的祭祀

端午的祭祀活动有不少,一是祭祖,二是祭神。所祭祀的神灵,有天神、张天师、钟馗、瘟神等等。

(一)祭祖

古代中国盛行祖灵崇拜,但凡节日,一般都有祭祖活动。端午节也有祭祖,但是,其内容结合了仲夏季节的特点。仲夏五月是黍成熟的月份,先秦时代于此月举行尝新礼仪——品尝新收获的黍。根据《吕氏春秋》,仲夏之月,天子用雏鸡尝试刚收获的黍,并把樱桃献给祖庙。不过,当时尝新不一定在端午这一天。中古以后,尝新礼仪废除了。

唐代的玄宗皇帝则在五月五日向祖庙献“衣扇”,就是夏季服装和扇子。这是典型的端午祭祖活动。民间祭祖没有皇家礼仪那么复杂,一般是在端午日吃饭之前,用酒和粽子等节日食物祭奠祖先,然后全家食用。

(二)祭神和贴挂神像

端午节祭祀的神灵各不相同。

有些神灵不需要祭祀仪式,只是悬挂或张贴其画像就可以。比如张天师和钟馗。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号称张天师。宋代皇帝尊奉道教,张天师也就成为神灵之一。宋人在端午节常悬挂或张贴所谓“天师符”以辟邪。这天师符有些是画的骑艾虎张天师,有些则是绘天师印,或其他符箓。也有塑造张天师泥像的。还有悬挂钟馗像的。钟馗是唐代人,死后被崇拜为捉鬼的神灵。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北京商家出卖天师像和钟馗像,百姓买回去,贴在门上。这样,他们就能赶走鬼怪。苏州旧风俗也有端午挂钟馗像的内容。

(三)送瘟神

在端午节所祭祀的神灵中,有一个神灵非常突出,身份也十分明确,那就是瘟神。瘟神,就是疾病之神。端午正是盛夏,害虫多,疾病多。所以,在这个特定时刻祭祀瘟神倒是很符合实际要求的。对待这个瘟神,人们的祭祀方法也很独特,有的是祭祀瘟神,有的是“送瘟神”。相信瘟神掌握瘟疫,祈求他保护人类免遭瘟疫的时候,就采用祭祀瘟神的方式;相信瘟神带来了瘟疫,那么就要采取烧瘟神、送瘟神的方式了。

各地祭祀瘟神,或送瘟神的大致时间都在端午节,或端午前后。

送瘟神习俗与端午竞渡有密切关系。

祭祀瘟神活动在现代依然流传。根据黄石的考察,河北定县有瘟神庙,创立于隋代,原名“瘟司庙”,其中供奉着五位面目狰狞的瘟神。据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的《重修瘟司庙记》说,这五个瘟神的前身是五位擅长医治瘟疫的游方郎中,死后被人们尊奉为神。五月初三举行“劝驾”仪式。众人抬瘟神像巡游主要街道,一路上有高跷、秧歌、狮子会等表演随行。沿途善男信女或染病之家,多在自家门前焚香祭祀,祈求保佑。游行结束,把五瘟神像送回庙里。初五正式举办“瘟神庙会”。众人进庙参拜,焚香、烧纸钱、纸马给瘟神。祭品有粽子、馒头、小米饭等。庙中戏楼还要唱戏。庙前则是盛大的庙会市场,出售祭品和日常用品。整个活动到初六才结束。

三、沐浴兰汤

夏季炎热多汗,为了保持清洁,沐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们卫生条件好了,家家都有洗澡间,洗澡非常方便,但这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情况。在过去我小的时候,洗澡是不大常见的行为,南方可能多一点,北方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月洗一次澡就是可以了,因为那时候发的澡票就是一个月一张,一个月洗一次澡,所以洗澡是不大多的,所以那时候各种皮肤病非常多。现在我们条件好,小孩的皮肤病现在发现的很少。

不光我们古人,法国也一样,法国香水之所以发达,就因为中世纪时期,法国的贵族们认为洗澡有害于健康,贵夫人平时也是不洗澡的,不洗澡身上就会有味道,因此他们必须发明点香料,发明点香水来压住身上的汗味。

端午节的沐浴却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主要是为了祛除邪气。所以,端午沐浴不仅用热水,水里还要加上能够辟邪的兰草。战国时代出现的沐浴兰汤习俗就是这样。汤,洗澡用的热水。兰汤,就是加了兰草的热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泡水的药草有变化,有时候是兰草,有时候用艾草、桃叶、柳叶或菖蒲,甚至是用“百草”——各种各样的草药混合使用。但是,这些都是从沐浴兰汤发展来的,实质也跟兰汤近似。所以,我统称之为“沐浴兰汤”。

明清时代,端午沐浴广泛流传。各地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县志》记载:“午时为天中节,采百药煎汤浴体,以免疱癣。”建阳人不讲避邪气,而是讲能够避免皮肤病,观念上比以往有所进步。嘉靖年间,福建《仙游县志》记载:“至午时采百草为汤,浴体以去百病。”清代广东《揭阳县志》记载,揭阳人特意在端午节打水储藏,称为“节水”。据说这种“节水”可以长期贮存,不会变质。他们还“……采百草汤以浴身。”节水加上百草,想来效果更大,可以使沐浴者心理上得到更大的安慰。江苏扬州也流行百草水沐浴。根据乾隆时期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地的公共浴池在端午节给顾客提供百草水沐浴。浴池老板顺应当地习俗提供这种节日特殊服务。

当然,也有坚持沐浴兰汤旧俗的人。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录粤地习俗云:“(五月)五日,浴女兰汤。”虽然坚持用兰汤,不过风俗还是有了一点变化,就是只给家里小姑娘沐浴,并非全家。清代江苏如皋县的《如皋志》说:“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谓浴兰汤者是也。”由于当地习俗与上古时代的“兰汤沐浴”非常一致,县志作者特意说明这就是古代的“浴兰汤”,言下颇有自豪之意。不过,同属江苏的苏州人则用艾叶和菖蒲煮水沐浴。

晚清同治年间,四川高县仍然保持着端午沐浴的习俗。县志记载:“沿山采药,煎水净身,云免疮疥。”

现代社会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很多人天天洗浴,洗浴用品中香味剂、甚至于药剂也丰富多彩,端午节沐浴逐步丧失了节日习俗的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了。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