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与脊梁——感悟优秀共产党人的历史群像与时代光芒(2)

先锋与脊梁——感悟优秀共产党人的历史群像与时代光芒(2)

(三)

中国革命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特殊的历史任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优秀儿女当先锋,做模范,在各自不同的战斗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展现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崇尚精神品质。

共产党员吴运铎曾是新四军兵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1943年初春,吴运铎根据一篇介绍枪榴弹的300字短文,收集敌人的掷弹筒和各种迫击炮弹进行研究,最终造出了新四军第一个枪榴弹并一次试验成功。经过改进,这种射程达540米的新式武器很快装备部队,并在南京六合县桂子山之战中,一举毙伤日伪军300余人。为了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他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块弹片,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在军工生产第一线。

原南京军区某部副连长郭兴福在组织连队进行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套新的训练教学方法。他发扬教学民主,实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充分调动战士的积极性;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身体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这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切实有效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观看了郭兴福教学法汇报表演,立即向中央书面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郭兴福教学法,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吴运铎和郭兴福,一个是普通的军工,一个是连队基层干部,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95年来,像吴运铎、郭兴福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不胜枚举,他们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坚决彻底。他们留给当下的,或许不仅只是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和思想的启迪。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为军事训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追求部队打胜仗的能力,需要从难从严从实训练,更需要以前瞻的思维、发展的视角、积极的姿态大力推进军事训练实践创新,使能打胜仗的利刃在创新之石的打磨下越发锋利!

(四)

有一位军事家说过:战争中最不幸的,是在胜利前夕阵亡的最后一个士兵。而在解放上海前夕,我们的部队里曾激荡着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为了人民,愿作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整个上海战役,7612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很多都是共产党员。

1949年,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革命先烈们,给党留下八条建议。这八条建议虽然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但却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是党的建设中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先烈们即将就义前,关注的不是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是党的前途命运。

毛泽东说过:“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把为了党的事业敢于牺牲、敢于担当的品质,真正浸入到自己的灵魂,融入到自己的生命。

军事科学院蒋树兴研究员被大家誉为“外军通”“活字典”。由于多年高强度的伏案写作,蒋树兴的右肩关节时常发炎,可他一直潜心科研工作,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在艰难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研究课题。直到家人和同事看到他拿筷子和写字都明显困难,强行把他“骗”去医院做检查,才发现已患绝症。

大爱无疆,英雄无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或许没有给历史留下豪言壮语,他们所做的工作或许也称不上惊天动地,我们甚至并不熟知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事迹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既默默无闻又牢不可动,共同扛起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的重任。这就是先锋模范作用的最好体现,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辩证法。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最终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来体现。我们党95年的风雨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苦难与辉煌史,也是每位合格共产党员的成长与历练史。在那一次次淬火洗礼当中,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品质越加鲜亮夺目,越加坚强有力,牢固地支撑起共产党员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的坚挺脊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国梦想昭昭在前、强军战歌分外嘹亮!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险,我们都将踏着前辈的足迹,继承发扬传统,永葆革命本色,步履铿锵,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