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力争在五年内破解跨区域养老福利和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也就是说,京津冀三地老人在本地享受的养老福利待遇,将不会因为到其他两地养老而改变,老人异地看病也将不再受医保“限制”。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本市,大约5个户籍人口当中就有1个是老人。让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不仅是子女们的家事,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京津冀三地“牵手”,打通与养老相关的医疗、低保、救助以及相关福利政策的衔接渠道,让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无疑是一种创新探索。其实,养老服务创新的空间很大,近年来,本市也在不断探索养老新路子。比如,成立休闲养老服务中心,在部分省市建立养老基地,推出候鸟式养老,老人可以根据喜好和季节变化选择养老基地。再比如,开展智能养老服务,老人在家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涵盖生活所需的上门服务;老人在家若发生意外,身上的监护器会迅速“报警”给医院和子女;失能老人一旦走失,监护人可以通过老人佩戴的“防走失”手环查找到老人的行动踪迹。这些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还可以给老人一个安全健康的晚年生活。养老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如何更好地“解题”,关键在于创新。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多想一些点子,打破原先只满足于“吃喝拉撒睡”的服务模式,瞄准更高的生活及精神层面,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受益的不仅是老人,也是我们每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养老服务创新空间大 京津冀三地共建养老产业
- 改革为人民丨这项养老服务,总书记强调要可持续发展2025-07-21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用心用情做好养老服务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2025-06-11
- 优化服务供给,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2025-05-27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首轮联合宣讲在北京大学举行2025-04-17
- 圆满收官!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首轮联合宣讲取得良好成效2025-04-17
- 统筹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四个维度2025-04-07
- 京津冀观察: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2025-04-06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研发搭配场景、构建服务平台,京津冀携手迎新十年2025-04-01
- 京津冀首轮联合宣讲完成“七进”系列巡讲启动 三地文化从业者同台宣讲2025-04-01
- 京津冀宣讲现场,开启穿越百年的对话:先辈,我想对您说……2025-03-28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