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丁一凡:中法关系的变迁(2)

在政治上,法国也一贯比较独立。冷战时期,法国认为不能完全同美国一致,要跟苏联有一定程度的联系。所以,从一开始,法国跟苏联就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缓和关系。另外,二战结束后,中东爆发了激烈的阿以冲突,各种各样的中东战争发生了好几次。法国认为,要在中东保持中立,既要保持西方阵营的身份,又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与阿拉伯国家保持较好的关系。当然,这种良好关系的背后也有一定经济利益。在阿以的对抗和冲突中,阿拉伯需要军火支持,除了从苏联购买武器以外,也从法国购买大量的武器,这对法国军火的出口和法国军火工业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核技术上,法国发展了一套独立的技术体系。比如,法国和英国都是核大国,但它们的处境完全不一样。法国的核武器技术是完全独立的发展起来的,而英国的核武器是美国赠予的。至今为止,英国虽然是核大国,但是不能独立使用核武器,必须征得美国同意。而法国的核潜艇技术、导弹技术、热核和氢弹技术都是独立的。

除了核技术,民用技术也相对独立。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领先。法国的电视系统也是独立的。法国开发了一套与英、法、德不一样的制式。为了分化西方,当时苏联专门采用了法国制式的电视。直到现在,俄罗斯的电视制式依然和法国是相通的。

从中国来看,在军事上,中国在东方阵营里没有参加华约军事组织,并收回了由苏联海军占领的旅顺军港,发展了自己的核武器。在经济上,中国没有参加苏联发起的经济互助委员会,不受“社会主义集团计划经济”的指挥。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不分享苏联的意识形态,并批判苏联在其他东欧国家推行的“社会帝国主义”,批判苏联在理论上走的是修正主义道路。

可以看出,中国是东方阵营里一个明显的“反叛者”,法国则是西方阵营里一个明显的“反叛者”。这些相似性就决定了中国和法国在很大程度上会走到一起。

二、中法建交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很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甚至把它说成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不太同意。英国认为从1950年开始,英国就与中国建交了。但是,当时只是建立了一种代办级的外交关系,是一种“半建交”关系。这种代办级关系一直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英国迅速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所以说,英国与中国在1950年建立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全面的外交关系。英国之所以跟中国从1950年开始就维持一种奇特的外交关系,主要是因为香港问题。法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总得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试探阶段,法国曾想仿照英国与中国建立代办级的外交关系。但是由于两场战争,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法国想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却遭到了民主解放运动的激烈抵抗。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展开了反法斗争,中国对此积极支持。这种情况下,法国只好放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60年代初,法国又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这个时候,法国在非洲阿尔及利亚搞独立武装斗争,中国又站到了阿尔及利亚这边,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战争。在这样情况下,法国再度放弃了与中国商谈建交的想法。

第二阶段,“远交近攻”战略阶段。从1956年匈牙利事件开始,苏联两次对匈牙利出兵干预,镇压了匈牙利的“街头革命”。此后,在整个东欧形成了一股来势汹汹的军事压力。这时,法国发现,如果与中国建交,并展开一定合作,会分散苏联在西方的注意力,缓解西方的压力。于是,戴高乐将军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远交近攻”的办法。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法属非洲国家先后实现独立。法国认为,与中国建交的障碍已经不存在,可以开始与中国展开新一轮的建交谈判了。于是,戴高乐将军派特使富尔到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中法建交事宜。但法国与中国的建交已经晚于英国,戴高乐将军认为,必须在形式上超过英国。因此决定,法国与中国立即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不是像英国那样的代办级外交关系。

1964年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为中国在西方打开窗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恩来总理意识到,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大好机会。因此,周恩来总理开始充实外交队伍,充实新华社,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准备。可惜的是,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这一过程。中法建交后,中法两国展开了经济、贸易、文化等广泛的联系。比如,法国政府从那时起就给中国学生一定的奖学金名额,吸引中国留学生去法国学习。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