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爝火之光(3)

万俊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爝火之光(3)

三、中国与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人类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奥运会还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国现代命运的见证,更是中国通向现代世界的桥梁。

1932年7月,当刘长春孑身一人跑在洛杉矶奥运会田径场上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是荣耀,只有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屈辱。1984年7月,同样在洛杉矶,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冠,中国运动员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15金8银9铜总排名第四名的成绩,使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昂首挺胸。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我们改写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况空前,令世界瞩目感叹,不仅完美兑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为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预设了先机。

风雨百年,我们走进奥运,经历奥运,主办奥运;我们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屈辱走向光荣,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看清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足迹,如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闪耀在古老北京城中轴线上空的焰火脚印,划破夜空,绚丽无比。我们明白了一个关于文明和文化的现代真理:作为一个后发的民族—国家,我们必须独立勇敢地迎接来自西方的现代化浪潮冲击,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摆脱贫弱和屈辱,赢得尊严与荣耀。而今,借助奥林匹克之桥,我们走进了现代世界,不仅仅带着古老东方的文明气息和文化智慧,而且还有现代中国的先进科技成就和“协和万邦”的诚挚善意。

是的,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刻融入了现代世界。如果说,这种融入在百年前是被迫的、消极的、外部植入型的,那么,今日中国不再无知自封,不再怯懦自失,不再任人摆布,而是自主积极地参与、组织和推进这一进程,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置身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以更积极的姿态和方式改变世界,使之从单极走向多极、从紧张对抗走向团结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亦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离的生存与发展之生命存续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孤立自封求得自我生存发展,世界的任何改变都会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波及所有国家或地区。要打造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建立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的人类伙伴关系,建立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寻求开放进取、和而不同、互容互惠的发展远景。今天,中国努力实施并坚定维护的正是为了建构这样一个符合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之最大、最长远、最根本利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参与G20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抑或是积极支持联合国行动并具体承担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维和任务,无不充分体现这一点。

奥运会的启示在于:任何正当合理的竞争都必须首先建基于平等参与、公平正义的秩序之上;任何独特卓越的竞技都是在差异中显露优异、在比较中相互促进;任何跨越国界或超越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活动都必须有益于人类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能够增进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和共同进步。诚然,奥林匹克的启示主要还是体育文化的,它并不能也不可能超越或代替人类政治、经济和全部文化活动与意义。即便如此,奥林匹克精神已经用它点亮的火炬照亮了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的道路,而它赋予优胜者的橄榄花冠和奖牌让我们日益深刻地理解了人类和平的崇高价值和美好理想。人们有理由相信并应该珍惜:让奥林匹克的圣火成为我们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爝火之光,让这不息的爝火点燃我们心中美丽的理想,照亮人类生活世界的满天繁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