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使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三个“蓬勃生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深刻意义: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二是“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三是“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毛泽东同志在1920年11月25日写给向警予的信中,曾经描述过当年以湖南为代表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他感叹地说:“教育未行,民智未启,多数之湘人,犹在睡梦。号称有知识之人,又绝无理想计划。”“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涂,可谓绝无希望。”这种“犹在睡梦”、“绝无理想”、“暮气已深”的精神状态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社会面貌。但是同样在湖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发生了,用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话来说,“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什么叫“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就是解放了思想,开启了民智;就是解放了人民,使他们从睡梦中惊醒并以主人翁态度踏上社会变革之路;就是解放了知识分子,使他们从理想的困惑中走出来,懂得了为人民奉献才是知识大可以用武之地;就是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并以急风暴雨之势冲决暮气已深的政治,把剥削阶级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就在这里。
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以95年对比5000多年、对比500年,再以95年中的60多年特别是“短短30多年”来对比5000多年。就是这么悬殊而又强烈的数字对比,让人们体会到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今天之所以充满蓬勃生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焕发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95年历史的启示:党的先进性、党和人民的奋斗和党的领导、道路、战略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共产党95年走过来,苦难辉煌、筚路蓝缕,很不容易。重温党的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些什么启示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论述了三点启示:一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二是“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三是“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这三点启示,概括地说,就是:没有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悲惨的历史命运,我们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没有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没有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国家发展的正确战略,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我们要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自己的正确选择和正确决策。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