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3)

开拓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3)

三、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

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社会规律。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创造更高水平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必须推动的发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促进公平正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很多情况下,人民群众“讨个说法”、寻求公正的诉求甚至比争取物质利益的愿望还要强烈、还要执着。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诉求来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注重民生改善的发展。我们在改善民生上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等。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改革发展稳定越来越彼此交融、相互作用,如果发展成果、改革红利不能惠及全体人民,发展将没有意义,改革就会失去动力。必须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发展中的“人”字写得更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创新发展才能发挥其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依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高新技术进步,进而大幅提高生产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为互利共赢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协调发展本身就带有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区域各个产业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内涵,不仅要在发展比例上协调,而且要在结构上相互耦合,实现整体协调、互利共赢。绿色发展保护的优美自然环境带有普惠性,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福祉,是互利共赢的基础条件。开放发展是更广范围的互利共赢,通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既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又更好地做大“中国红利”、造福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又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执 笔:赵周贤 刘光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