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字背后,关于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还有哪些重要论述(3)

24字背后,关于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还有哪些重要论述(3)

摘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得到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深刻力量。习近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晶核,包括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主体、法治是价值实现的原则、开放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创新是价值实现的形态。

开放:价值实现的途径

习近平多次指出,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体现人民意愿的经济体制,不仅体现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上,而且体现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上。

2014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强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他进一步指出,在市场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就是说,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

在我国纷繁复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改革与开放之间需要平衡。习近平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审时度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他强调开放对于改革的倒逼机制,以重大问题为改革的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引领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在如何深化改革推进方面,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讲担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紧密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