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洲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3)

唐洲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3)

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的共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切实将其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基石。为此,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创新舆论宣传的理念、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引导,切实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注重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教育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道德引领和文化熏陶。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始终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发挥道德引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来滋养、熏陶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强化行为实践和制度保障,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其认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为此,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规范制度,用制度的权威、法律的手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着力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促使人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