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清谈亡国的历史警示(3)

西晋清谈亡国的历史警示(3)

摘要:说到清谈二字,给人最初印象好像是三五好友,志同道合,天南地北,无拘无束,闲侃神聊,人生快意事莫过于此。“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当我正在向往这样的清谈享受时,脑袋里冷不丁冒出一个词——清谈误国。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至亡国的故事。

清谈虚无成了一些士人最好的避风港

他们口谈虚无,做官则照例署名,不担任何责任。

清的本义是水清澈,与“浊”相对。《说文解字》说清为澄水之貌。段玉裁注曰:“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孟子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清”一直用来形容纯净纯洁的言行,最初人们用“清”来形容议论和言谈,是称赞东汉后期士人们不满外戚宦官专权,或直言上书,或通过议论来形成舆论力量,希望“澄清天下”的“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清议运动。

其实辩论求理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早有渊源,如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东汉时期的“夺席谈经”,这样的析理问难思辨交锋也推动了学术思想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这样的学术交流方式运用到政治评论上,开始只是政治人物的抗争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当时察举的选官制度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出现了“以名取人”的倾向。“清议”就是一种成名的捷径,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本来是一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不顾安危鞭挞时政的“清议”,逐步变为热衷仕途,刻意培养所谓名气的“清谈”。但是“清”对学识、才智、德行、节操、风度、政绩都有要求,这样的要求在清谈之风气下越来越高,许多达不到标准的士人通过一些刻意的行为来展现这样的清高,于是出了很多闹剧。

早在汉末就出现了一些名不副实的清谈名家。《后汉纪》就记载一些士人“入见其人,清谈干云,出观其政,赏罚淆乱”。《后汉书》也记载:“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三国时曹操喊出“唯才是举”的口号,提出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要举用,就是针对社会上的清谈不实之风。

后汉士风的转变主要在“党锢”的打击,士人们不再谈实际问题,转而标榜老庄,谈虚论无。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晋朝,更以高压手段镇压敢于抗争的士人。几经杀伐,士人胆寒,前路茫茫,不知路在何方。阮籍常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率性而行,不管方向,没有路了,则恸哭而返。刘伶也常常乘坐鹿车,漫无目的在荒野漫游,车上装着酒,车后跟着仆人扛着锹。刘伶对仆人说:“我喝到哪里,醉到哪里,死了,你就挖个坑,把我埋进去。”路在何方?“独坐空堂上,谁与可欢者!”“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阮籍仰天长啸,哀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清谈虚无,就成了一些士人最好的避风港。口谈虚无,做官则照例署名,不担任何责任成了士风官风。彻底丧失理想的士人们,最初或许用放荡奢靡来麻醉自己,后来竟深深陷了进去,不可自拔。糖衣炮弹是最好的腐化剂,最终一个个贪鄙成性,争利斗富到了无所不用其极,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腐朽混乱的一幕话剧,大乱已是无可避免,只是苦了天下万千百姓。

早年的石崇也曾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好青年,从其留下的大量诗句,能看到他早年的理想,也能看到其后思想的徘徊和无奈,最终还是彻底堕落。晋武帝时期的傅玄曾说:理想幻灭之后,“虚无放诞之论盈於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而亡秦之病,复发于外矣。”不料一语成谶,西晋终于在清谈之风下亡国。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