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2)

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2)

摘要: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一伟大事业的奠基者,决不能忘记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毛泽东同志的名字将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镌刻于历史的丰碑。

探索必由之路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指出:“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途中多次面临选择道路的考验。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和独创精神对党选择正确道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第一,摒弃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取得成功。要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必须开辟一条新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影响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途。毛泽东同志深刻论述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对象和前途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国家。

第二,摒弃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具体道路是首先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然后将革命推进到广大农村。这条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曾照搬俄国经验,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使陷入困境的中国革命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取得全国胜利的。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新发展。

第三,摒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有人主张效法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论证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国际国内条件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再次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学西方屡屡失败的历史教训,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1953年,毛泽东同志领导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宣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就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就是说,中国已经踏上社会主义征途,决不会再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此打消一些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中国向何处去,“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 摒弃资本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选择。如果选错了路,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就会化为泡影。

第四,摒弃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功地开创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但在经济建设上特别是在管理体制上,由于缺乏自己的经验,几乎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极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它适应全民备战和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但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就显得过时了,一定程度扼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毛泽东同志适时提出摆脱这种模式的束缚,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是较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带有独创性的正确理论和方针,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作了理论准备。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