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明:科技创新企业如何穿越商业“无人区”(2)

赵春明:科技创新企业如何穿越商业“无人区”(2)

建立创新“中间站”

●设置“商业中间体”就相当于沿途建立补给的“中转站”,既与现行创新水平和产销能力相匹配,又为提高创新水平积累技术和资金奠定了商业基础。

对于具有较大科技创新跨度的商业性创新项目,设置一到多个“商业中间体”是优秀创新企业的基本做法,这就相当于沿途建立补给的“中转站”。以苹果公司为例,其采用了将中间产品当作“中间体”的方式。从iPod、到iTouch、再到iPhone、iPad,如果把后者看成某个阶段的创新目标物,前者就都是它的“商业中间体”。这些“商业中间体”的成功实现,既为后续的创新项目执行提供了技术、制造、市场、商业模式等的成熟度基础,又直接构成当期的业务,并形成业务收入。特斯拉汽车则将“中间市场模式”设置为“中间体”,当前推出的针对高端市场的Model S系列汽车,是其推出进一步成熟技术产品(如Model 3)的“中间体”。这种策略,既与其近期可达到的电池技术等现行创新水平和产销能力相匹配,又为其提高创新水平,积累技术和资金奠定了商业基础。

尽管“商业中间体”表现为产品,但实际是技术、制造、市场、商业模式和运营系统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产品卖得好不好,实际上是这五个方面创新度、成熟度、结合度和自洽度的全面检验。所以,只靠预先判断是不够的——无论提前进行了多么高瞻远瞩和严谨的论证,都不如在丰富而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检验更为可靠。

苹果公司和特斯拉汽车的“中间体”都是实际业务,经历过规模化产销的检验,且形成了新业务生态,培养了包括供应商和协同创新企业在内的众多追随者,这正是重大商业性创新的难点和关键。

“商业中间体”需注意与不成熟的商业应用进行区分。它不是用高大上的技术随便攒出个产品,而是具有商业应用意义的成熟产品,不是利用技术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地结合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产品。设置“商业中间体”,还要注意不能离现实起点太远,否则穿越这期间的“无人区”仍是“孤军深入”,还是会导致进度推延、费用超支、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少,目标物无法批量投入市场等问题。

另外,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往往涉及多条技术线,既可以围绕每条技术线设置“商业中间体”,也可以围绕多条技术线设置“中间体”,通过这样设置形成的“中间体”,才能串联起一个力所能及的、渐行渐开的创新过程,既能以创新“养”创新,又能形成丰富的技术积累,同时还可以在科技创新早期就实现技术、商业“一起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