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一重要论述,全面阐释了共享理念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共享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而是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共享。发展的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当下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整体上有了巨大提高。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一些群体由于各种原因成为新的贫困人口,一些人产生相对剥夺感,甚至对于改革的信念产生动摇。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影响到公平正义,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才能更好地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共享发展。
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全面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