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共享发展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们要立足基本国情,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收入合理分配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内容,共享发展就是要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就需要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要坚决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现在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使这么多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扶贫、脱贫攻坚克难的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精准扶贫。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因人因地施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
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公共物品供给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共同需求,必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把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当前,受发展水平制约,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财力相对有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享发展,就要着眼全体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紧盯薄弱地区和困难群体补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全国各地基本均等、全体人民普遍受惠。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