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国际关系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这场战争的结局可以说震动了世界,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国际上的威力、打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反击外来威胁和遏制的力量,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正因如此,经过这场战争,国际关系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生了深刻调整。
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的胜利,极大鼓舞了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欺侮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他们纷纷向我国靠拢,与我国建立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外交关系。
二是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了分化,一大批西欧国家突破美国的限制和阻挠,与新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三是使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开始刮目相看,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和苏东社会主义的战斗友谊。
这些都使我国日后能够不靠美国恩赐,能够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支持下,理直气壮地重返联合国,就是国际关系朝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方向,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尊严。
四是抗美援朝战争促进了苏联对华援助,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苏联帮助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企业(包括“一五”期间的156项工程),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偿提供,是要花钱的,可是我们也实际上受到了很大优惠,苏联方面只收设备费,没要技术转让和专利费,而且手把手地教会我们他们才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这种援助方式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当然,苏联援华也有其自身的战略考量和需要,抗美援朝也在战略上有利于苏联。
有人说抗美援朝迟滞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不符合事实的。当然,没有苏联援助,我们也可能发展起来。但是,如果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与苏联援助没有关系,那就不够实事求是了。通过这一仗,我国与苏联结成了与苏东关系不同的一种兄弟关系。苏联和东欧是“父子关系”,苏共是“老子党”;而苏中是“兄弟关系”,我们管苏联叫“老大哥”。我们中国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则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怎么能说被苏联利用呢?
五是抗美援朝战争空前地提升了我国在处理中美关系中的分量,这为以后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有人说,假如建国初我们不抗美援朝,而搞改革开放就好了;假如当时与美国和和气气地谈判就好了。我觉得,这些人忘记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本身需要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需要平等对我的国际关系。当年的大清国对外和和气气,很多情况下都跟人家谈,甚至低声下气地,结果把我国谈得任人宰割、四分五裂,甚至险些亡国灭种!所以,改革建设不是空中楼阁,是要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也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上兴起一股研究毛泽东热,重点是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成就。基辛格是毛泽东问题专家,尼克松是毛泽东的热心读者。这些人与毛泽东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但却非常重视毛泽东的成就,这无疑是中国革命战争特别是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的分量,所产生的一种效应。由此,20世纪70年代初,因为有这个力量,我们才能顺利缓和中美关系,同时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埋下伏笔。总之,今天国际关系,包括美国,都不可能否认中国是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既与我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壮大有关,也与几十年来我国与各种内外敌对势力较量联系在一起,与抗美援朝战争联系在一起。世界对我国的重视以及我国几十年和平的环境,绝对不是放弃抗争就能轻易取得的。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其一,从国家发展成就上看。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美国打回到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一个保持了66年到今天的安全环境。虽然抗美援朝战争使我们耗费了62亿元人民币的战争费用,但并未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这固然是人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他们巨大的生产热情,以及恢复国民经济的艰苦奋斗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及时出兵朝鲜,初战获胜,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逐回到三八线附近,避免了漫长的中朝边境上长期设防可能付出的更大代价,使原订的南满工业搬迁计划取消,东北地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又成为建设的重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三年经济恢复按时完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其二,这场战争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在战争中积累了打赢现代局部战争的丰富经验,而且在军事装备建设上也实现了重大飞跃。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苏联援助我军64个陆军师和22个空军师的装备,都是当时世界次先进水平。抗美援朝战争,我军首次实现了武器装备的标准化。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装备多是从战场上缴获的万国牌、万国造。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国由军事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前几位的军事强国。1955年,苏军撤离旅大、丹东,在撤离过程中又有偿移交了折合人民币30亿元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按当时比价换成美元为13亿,这对我军装备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我国发展军事工业,一是靠购买应急,二是靠自己研制。军事装备制造业要达到完全靠自己还很困难,但是自己研制、自己生产,毕竟是基本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打牢军工生产的经济基础,就是要大力发展重工业。1954年,我国连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架飞机还不能制造。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三分之一是军工企业,而且从飞机、坦克、火炮到步兵武器都是全部配套的援助,到援建结束的时候,这些武器装备包括零部件配件我们国内都能生产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时,差不多全部常规装备,我国都已经能够自己生产了。正是在上述工业的基础上,1955年中央下决心搞核武器,1957年上马核武器项目,1964年就试验成功原子弹,1966年试验成功中程导弹核武器,1967年试验成功氢弹,1968年我们就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
第四,从地缘战略角度讲,抗美援朝保证和维护了我国地缘战略上的有利态势,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意义重大。抗美援朝期间,当战局不利于美国时,美国就着急,因此美国在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同时,麦克阿瑟还曾解除对台湾国民党军队进攻大陆的禁令。蒋介石也制定了以20到30万兵力攻取上海的计划。我们今天试想,如果美军当年攻到鸭绿江边并且我们没有把它赶走,美国长期在那里驻军。我们一旦与台独开战,能没有后顾之忧吗?不仅国内敌对势力、特别是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不会轻易认输,还会利用各种机会来大搞破坏活动,而且,一旦美军长期驻军整个朝鲜半岛,那么必将助长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就有可能出现蒋军在美军的呼应、侧应下夹击大陆的态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届时,我军前有宿敌,后有强敌,美国就驻在鸭绿江边境,隐患极大。正是因为当年我们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军威,取得了地缘战略上的长远主动,美军一直到今天都不敢小视我们,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因此,那种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拖延了祖国统一的说法,是十分片面的。
当年美军决定介入朝鲜战争的同时,实际上也向台湾派了军队,第七舰队首先开入台湾海峡。美军出兵台湾在先,我们入朝参战在后。试想如果我们不入朝参战,我们能在缺乏渡海工具、又面临强大海空威胁的情况下,顺利解放台湾吗?再试想,如果我们不入朝参战,美军就能很快与我国改善关系、就能从台湾海峡撤军吗?历史不能任意假设,那种认为抗美援朝拖延了祖国统一的看法,其实是在假设当年如果我国不抗美援朝,中美之间、两岸之间就会万事大吉,这是十分天真的看法。强敌介入始终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和威胁。就此而言,抗美援朝不仅不能说是拖延了祖国统一,而且应当说,在战略上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走向了自立自强,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就敢与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及美国纠集的多国联军抗衡,并令他们屡遭败绩,最后不得不在有利于新中国的战略态势下结束战争。试问,“二战”以后有哪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如此重创过美国?我国也由此真正地挺起了腰杆,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说,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之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常受到欧洲人歧视,可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欧洲的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流落海外的李宗仁也是在这场战争之后,经过反省,毅然回归新生的祖国。还有那些听到伍修权将军在联大发言后,毅然决定归国参加国家的建设的大批海外学子们,那也是通过这场抗美援朝战争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发展。
所以说,抗美援朝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正是以抗日战争、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用彭德怀同志的话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